广西县域经济网
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
现在的位置:首页 >> 阳朔频道 >> 新闻资讯

阳朔遇龙河景区社会化管理看开放式景区经营转型

作者:王勉 龙燕秀 张立波 发布时间:2012-07-07 13:53:40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从"旅游乱象频发"到"旅游消费陷阱层出不穷",从"国内知名景区门票超200元"到"旅游惠民措施遭质疑"……今年以来,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国内一桩桩游客幸福指数降低的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和网络,让人觉得外出旅游是一种负累。

  然而,5月29日,在素有"小漓江"之称的阳朔县遇龙河景区,笔者看到一张张竹筏载着一拨拨游客幸福地徜徉在美丽的山水间,惬意无比。仅今年1至5月份,景区共接待游客67.8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461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1%和21.9%。

  2007年8月,阳朔成立溯源遇龙河漂游有限公司,管理开放式的遇龙河景区。面对国内众多的漂流项目,遇龙河景区没有设立出入大门,完全开放式的景区为何能"独树一帜"呢?笔者经过深入了解发现,"统战"意识,人性化管理,家园建设伸援手,"三大理念"让沿岸群众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获得最大化,景区旅游秩序和谐稳定,游客休闲旅游的幸福指数攀升,景区环境也在发展中得到有效保护,也是景区健康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统战"意识促发展

  遇龙河景区水程15公里,流经白沙、阳朔、高田等3个乡镇6个村委36个自然村,有28道堰坝,景点百余处。景区既是村民赖以生产生活的沃土,又是中外游客休闲游览的最佳目的地,竹筏休闲游项目存有很大的经济利益,过去一些人无序开发码头,乱设点摆摊,拉客、揽客、诈客现象严重,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诸多隐患。

  2007年8月,阳朔县委、政府基于"保景富民"的原则,组建一个政府主导的公司--阳朔溯源遇龙河漂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溯源公司")经营遇龙河竹筏漂流项目。公司采取社会化管理的方式,吸纳沿岸村民作为公司筏工,实行统一票价,综合调度,整体促销,统一景区规划建设,村民代表参与监督,沿岸群众享受景区资源保护补助费。

  如此这般,原占有码头的少数人利益受到损害,便煽动村民抵制遇龙河景区实行统一管理,甚至围攻工作人员。"我是县政协委员,我就采取'统一战线'的思想方式来打破工作僵局。"溯源公司总经理阳成颇有感慨地说,公司采取"村民自治"的办法,让村两委干部参与协调、管理,串起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骨干--农户的工作链条。

  村两委干部拥有丰富的群众基础,直陈统一管理的种种好处:筏工工资占营业额的25%;每位村民可享受景区资源保护补助费,占营业额的10%;公司管理费和公益建设费占营业额的10%。如果景区总营业额低于1500万元,公司每年都会拿出150万元用于受益村民的资源保护补助费分配,因而村民利益得到最大化。

  可万事开头难,溯源公司跟村民签协议时,不少村民瞻前顾后了。高田镇凤楼村党支部书记陶国立第一个签协议,岂料不怀好意者半夜杂碎玻璃,将一颗鱼雷扔进房间,所幸窗帘把鱼雷挡住掉在桌底,只将桌子炸烂,陶国立毫发未损。尽管受到攻击,可陶国立并没有放弃为全体村民谋取最大利益的意念,一如既往地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当初我们的思想确实转不过弯来,全靠村干部软磨硬泡说服我们。现在连我这个脚瘸的人在景区工作每个月的收入就有1000多元。"今年60岁的高田镇竹蔸寨村村民唐运养高兴地说。

  为获取村民的最大理解与支持,溯源公司便将一些码头的基础设施给当地村委负责组织实施。"我们村的码头建设资金达300万元,全部由村民承包完成,工程质量也让公司满意。"阳朔镇骥马村党支部书记刘政军说,溯源公司那么相信村民,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阻挠。景区内的11个码头建设及景区的美化绿化事宜,大都由当地村民承揽完成。

  如今,遇龙河景区顺利运营已有5个年头,每位村民每年获得资源保护补助费少则400元,多则700元,2011年溯源公司分配给沿岸村民的资源保护补助费便达900万元。

  沿岸村民尝到了景区管理带来的甜头,纷纷自觉保护遇龙河的生态环境,景区愈发红火,现在一位筏工的年收入至少达3万元。当地村民见机还开办起农家旅馆和农家饭馆,收入节节攀升。高田镇凤楼村现已发展农家旅馆30家,农家饭馆60家。阳朔镇朝阳村村民潘志军一边在景区撑竹筏,一边经营农家饭馆,年纯收入近达10万元。"过年抽中华喝茅台,穿起耐克去撑竹排。"已成为遇龙河沿岸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人性管理受人赞

  公司要想长足发展,就得与当地老百姓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溯源公司明白此理。

  遇龙河景区现有筏工2200人,全部是沿岸村民,他们每天轮流操作2500张竹筏,每天均有一定经济收入。溯源公司每年还为每一位筏工购买人身安全保险,并免费对筏工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多年来,景区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

  溯源公司十分关心沿河的弱势群体,吸收10多位残疾人作为景区保洁员,使其自强自立,活出尊严。公司还安排不少特困村民、贫困党员在景区干,每逢传统节日,公司都会拿出几万块钱进行走访慰问。

  2009年5月份,阳朔镇朝阳村70岁的村民王某的儿子因心肌梗塞意外死亡,溯源公司知其家庭困难,立即送去5000元埋葬费用,事后,又送去1.3万元困难慰问金。但逢每年重大节气,溯源公司都会给王某的家里送去1000元慰问金。

  白沙镇夏棠寨村和兴隆村的村民因为撑竹筏争客源而发生冲突,两个村子即将上演"行武斗"。溯源公司闻讯,马不停蹄赶往现场,阻止事态恶化。随后,公司叫上双方村民代表,来到县城一边吃饭一边商量解决方案,最后双方村民握手言和,矛盾得以化解。

  溯源公司人性化管理方式,赢得沿线村民阵阵掌声。2008年冬天,阳朔镇鸡窝渡村全体村民邀请公司领导前去做客,一进村,鞭炮齐鸣,掌声不断,村民夹道欢迎,大家坐在一起畅谈甚欢。饭后,公司便将吃饭费用如数补给村里,更让村民佩服不已。

  将心比心换来一片"艳阳天",公司人性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沿岸村民的思想素质,自觉成立了一支"紧急救援队"。2008年6月,该县铅锌矿发生洪灾,溯源公司一声招呼,100多位筏工二话没说立即赶赴抗洪第一线,搭浮桥扛沙袋,坚守了近1个月。与此同时,福利镇发生内涝,为帮助当地村民度过难关,几十位筏工主动撑着竹排去送生活物资。

  家园建设伸援手

  沿着遇龙河顺流而下,只见一个个美丽洁净的村庄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这跟溯源公司历来注重扶持村民建设美好家园是分不开的。为让沿岸村民走上"洁净路",阳朔镇的矮山门、白沙镇的旧县等村庄进行村道硬化,溯源公司都给每个村子5000元的资金支持,现已使1.1万群众受益。

  "溯源公司总共支持了6万元给我们村用于村道硬化,以及水利设施维修。"白沙镇旧县村党支部书记龙明华说,每年开春,公司还送来1万元支持村民进行春耕生产。今年3月份,高田镇举办"三月三"民俗文化节,溯源公司又支持1万元给凤楼村委组队参加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去年4月,溯源公司免费提供了2000株绿化苗给沿岸村民自行栽种,自行管护。"溯源公司每年都会支持3万元让我们美化家园,现在村子变得越来越漂亮了。"白沙镇遇龙村支部书记俸志伟感激地说。

  "如此做法,最终目的就是让广大村民自觉参与到景区建设当中来。"溯源公司总经理阳成一语中的,只有提高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景区才能做大做强,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也就会逐年提高。

  遇龙河漂流的迅猛发展,激发了村民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自觉性,主动将景区资源保护补助费留下一部分作为公益基金。去年11月份,高田镇凤楼村拿出11万元公益基金硬化村道,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今年年初,阳朔镇矮山门村准备建设一个文化综合场所,用13万元公益基金征地1.4亩,工程建设正顺利进行。每年3月份,白沙镇遇龙村委的党员都到遇龙河边进行义务植树,已坚持4年,植树2000多株。

 

责任编辑: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