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防城区华石镇冲敏村观光的游客,只要稍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里村级综合楼、卫生室、停车场、休闲小广场、舞台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进村道路、进户道路、林间小道四通八达,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火龙果、莲雾基地已具备一定规模,整个新村散发着“农业观光旅游”的时代气息。这只是防城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防城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精心规划,科学建设,扎实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一番新天地。
科学规划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防城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详细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明确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原则、任务目标和保障措施。建设规划分类实施,根据不同地域特色、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经济基础等状况,充分尊重民意,凸显时代特征,体现农村特色,以点带面。谈起了防城区新农村的规划与建设,防城区委常委、副区长莫毅远如数家珍:“我们采取财政投入一部分、企业捐助一部分、群众支持一部分的原则,鼓励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发动群众积极建设,全区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在财政还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建设了一个又一个产业鲜明,风格各异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如为了提高边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边境环境,我们打造了大河村示范点;为了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为市提供一个后勤保障基地,我们打造了通心坝村示范点。近期我们将重点打造茅岭鲈鱼新村和里火村两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完善基础设施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防城区委、区政府坚持从农民关心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庄面貌有了较大改观。2006年以来,共投入4000多万元,全区修建了村级公路82.32公里,受益群众28800多人;修建饮水工程26处,受益群众10200多人;新建沼气池100个,改厕、改厨74个。仅投入500多万元建设的冲敏新村,文化休闲广场、文化长廊、小舞台是群众农闲时候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平时爱“筑长城”的林大爷,如今农闲时候总爱带上孙子,到文化长廊教孩子认认字、读读三字经,或是和老伙伴一起下下棋,或是和老伴在健身器材上锻炼锻炼身体。那份惬意难以掩饰:“新农村建设好啊!看看,把我们村建设得漂漂亮亮的,老人、年轻人、小孩都喜欢!”
着力发展经济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新农村建设中,防城区根据各村特色和优势,以红金系列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农村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全区种植火龙果5000多亩,优质柑橙20000亩,“红姑娘”红薯年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红衣花生在2万亩以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产业。华石镇依托城郊集镇、农业大镇的优势,重点推进冲敏村的蔬菜、火龙果、莲雾等特色种植。有着丰富火龙果种植经验的种植户何广,在自家的山坡上种植了5、6亩火龙果,今年火龙果的销售前景非常好,钦州、南宁的客商上门订货,供不应求。在发展特色种植的同时,防城区每年实施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等农民增收项目26个以上,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冲敏村村民张明雄原是防城罐头厂职工,下岗后回村里搞起了立体种养,如今拥有经济林600多亩,生猪养殖也形成规模。每月销售肉猪180多头,尝到了种养甜头的老张信心百倍:“现在养猪有钱赚了,今年差不多赚了20万。赚钱后准备扩大规模,继续搞种养!”
责任编辑:淡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