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城主占地之一的雒容镇正好处于辐射圈中受影响最大的一环。虽然曾经是当地闻名的经济强镇,但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还是让其多年定位为以发展乡镇企业为主。如今在汽车产业带动的发展洪流中,雒容摆脱了乡镇固有发展模式的樊篱,转型为以建设零部件产业园区为主,着力打造成为柳东新区、广西汽车城的次中心和后花园的工贸强镇。
汽车城引发的连锁反应,强烈体现在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五菱集团、一汽集团等四大生产基地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人流在向柳东新区聚拢,目前新区有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0多家。
汽车城的进驻带来人流的聚集和需求的增多,推动了周边农民改变了小农经济的模式,自发地向集群式、规模化、标准化迈进。
叩响一体化发展之门
在柳东新区,与汽车城毗邻而居的是广西最大的职业教育园地——职教园。占地上万亩、已有4所高职高专院校入驻、学生规模达到3万人的职教园,如今已经成为产业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的摇篮,它为紧紧相邻的汽车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大军和技术支撑。而汽车城提供的众多就业岗位也为柳东新区留住人才、凝聚人气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柳东新区的发展走的不是单一经济园区的线路,而是产业与城镇化同步推进,两者互为依托,一体化发展。
如今,以职教园为起点,汽车城里正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教育发展体系:为汽车城发展进行人才培养和储备的汽车学院,已在广西科技大学内开工建设。
人才和智力支撑的强大力量,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加速器”。
与此同时,新区城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步迈进,城市综合承载力大幅提升。新区公租房一期、二期工程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如期推进,三级甲等医院、儿童医院项目建设迈上快车道,雒容镇特色工贸强镇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在全区领先,华侨城文化科技主题公园今年5月份正式动工、官塘物流港加快推进……
据统计,柳东新区平均每年开发的面积达8.33平方公里,每年以200万平方米的建筑量递增,可谓每年打造一个县城,3年建设一个小城市,新区的人口总量从2009年的12万人左右发展到现在的18万人。一个以汽车龙头企业积聚、城市功能完善、宜业宜居的全新城镇化发展模式正在柳东新区步入佳境。
农民在新城安居乐业
汽车城进驻柳东新区后,雒容镇下窑村45岁的村民韦葵香家里的土地也列入征用的范围。要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韦葵香有过不情愿,也有过不安,但政府的许多举措让她很快安下心来。除了分批发放的征地补偿金外,政府为征地农民建设的安置小区也已经破土动工,而在人社部门举行的免费技工培训班里学习了相应的技术后,韦葵香很快在汽车城的一个汽车内饰公司里找到了裁剪工作。最让韦葵香觉得舒心的是,政府把被征地农民纳入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范畴,在支付了个人承担40%的养老保险金后,老无所依不再是她心里最深的焦虑。
据了解,到2015年,广西柳州汽车城建设涉及的被征地农民将达到1.5万人,劳动力超过1万人。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使农民的权益得到保障如何让他们在新的城镇里安居乐业这是柳东新区城镇化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
记者在柳东新区看到,距离柳东新区管委会不远处,一个占地近百亩的综合市场正在施工,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失地农民的生产安置点;大学西路上,一栋栋崭新的安置楼房拔地而起,不久的将来,被征地农民将搬进这里的新家开始新的生活;按照个人自愿、村集体参与、财政补助的原则,农民基本保障积累金机制正在逐步建立,目前,近半数被征地农村均已参加了养老保险。
城镇化发展还为柳东新区原来外出务工农民找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在江浙一带打了五六年工的姚光德去年选择了返乡择业:“现在新区里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了,没必要跑那么远,毕竟上有老下有小的。”从长途跋涉的候鸟式迁徙,变为就近安居乐业,这是汽车城进驻柳东新区后给农民带来的利好。
■新闻快评
一座“城”的价值
骆万丽
一座汽车城能带来什么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园区,还是不断攀高的财政收入柳东新区的发展证明,答案远不止这些。
201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在柳东新区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的重大决策,柳东新区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以汽车城建设为契机,柳东新区选择的不是单一产业园区的开发模式,而是以汽车产业为引擎,走产、城、人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支撑,没有产业,城镇化只能是空城,而城镇功能的提升也在不断推动产业规模的扩张和升级,产城融合加快了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提高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无论是“产”还是“城”的发展,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人。当农民不需要四处漂泊,当教育、养老、医疗等不再成为问题,这才是实现了新型城镇化的真谛。
汽车城加快了柳东新区城镇化的步伐,而城镇化给柳东新区带来的不仅是旧貌换新颜的改变,最关键的是当梦想照进现实时,每一个人所能体会到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贺巴高速这两段路将于2021年7月1日通车试运营
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批准,S30贺巴高速公路都安澄江至大化百马段、大化羌圩至巴马段于2021年7月1日通车试运营,现公告如下: 【详细】
南宁新增“良庆百香果”地理标志商标
6月24日,记者从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良庆百香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南宁市第9件地理标志商标。 【详细】
崇左市优秀人才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崇左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 【详细】
红色游火爆,端午假期广西接待游客超1242万人次
假期里,合浦县海丝文化遗址公园内的硫华菊绽放,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林启波摄 6月14日,龙胜马堤乡里市村举行一年一度的“姑娘节”,苗族同胞开展背媳妇等民俗活动。 吴生斌 张水秀摄 假期里,在 【详细】
西江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释放生态红利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命河田园风光(2016年6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新华社南宁6月10日电 在广西柳江畔的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业污水经过一道道工序处理,最后变得清澈。 公司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