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莫艳萍 实习生 陈 语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路径的选择

  广西新型城镇化之路如何走?

  有关专家认为,应注意处理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市用地和保护耕地的关系。大中小城市只能互相补充,不能互相取代。

  广西各市发展程度不一,生态环境不一,城镇化推进不能一刀切,亦不能齐头并进。应结合已出台的《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避开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选择条件好的城镇率先发展,积蓄能量,梯度转移。

  “高菜价的背后是‘城市病’,在于大城市摊大饼式的无限度扩张,占用了大量城郊用地。加之城市功能不完善,穿越城市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越来越贵,物流成本过高所致。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发展相辅相成,防止‘造城运动’,限制无限度扩张,应尽量让建设用地‘上山’,优质耕地‘下蛋’。”自治区党校教授陈华说。

  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龙头,城市规划要有长远的眼光,规划不好会造成一系列历史性错误,且不可逆转。而产业则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当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城市,竞争力逐步下降,从事研究开发以及金融、商贸、信息、旅游服务的城市,竞争力呈上升趋势。广西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阶段,眼下还必须依靠制造业促进城镇化。

  有关专家表示,要改革户籍制度,迎接农民进城。同时,政府应加快推进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城乡均等化等政策,让进城的农民在城市里能安居乐业。

  相关新闻:

  柳东新区:汽车引发的城市嬗变

  编者按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列为今年6项工作重点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坚持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正确处理好扩大城镇规模与提高城镇质量的关系。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指导思想,推动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本报今日起推出“广西新型城镇化足迹”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两年前,广西柳州汽车城在一片机器的轰鸣声中奠基开工,掀开了柳东新区发展的新篇章,也开启了这片土地城镇化发展的梦想。

  两年,对于一个地区发展的年轮来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柳东新区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以汽车产业为引擎,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着力打造一个宜业、宜居、一体化发展的汽车城,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汽车引发的“产业革命”

  驱车进入柳东新区,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气势恢宏的柳州国际会展中心处处彰显着“国际范”,高达90多米的会议中心外形设计酷似“金蛋”,寓意着柳东新区有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会展中心外的巨型奇石上,“广西柳州汽车城”的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去年11月18日竣工投产、年产40万辆乘用车的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一排现代化汽车生产厂房绵延2.45公里。很难想象,仅仅在两年多前,这里还只是雒容镇辖区内一片荒地。

  翻开汽车城的规划图,一张功能分布清晰的蓝图勾勒出了发展前景:19个功能区块分为8个功能片区,汽车整车生产、研发,零部件配套物流、教育培训、会展贸易、金融保险、运动文化、检测检验等主要功能共同串起了汽车城的产业链。

  “高起点的规划、完整的产业链、相对独立的空间布局,为汽车城形成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化的发展搭建好了最好的平台,”柳东新区管委会主任何焕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城的进驻对于柳东新区的意义不仅仅是203亩的工业园区,而是发挥着如同核反应般的强大辐射能量,带动整个新区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由乡到城的转变。”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