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岭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助农增收,八步区桂岭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领办、合办、协办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建立蔬菜、油茶、马蹄、淮山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入社社员达1000余户,带动4万多农民增收致富。
【详细】
城厢镇力推“田七回家”促农增收
今年以来,那坡县城厢镇紧紧抓住市、县全面实施“田七回家”工程机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切实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切入点,依托适宜的自然条件,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田七种植,推动全镇恢复田七种植产业健康、稳定、有序、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详细】
白面寨:破坏古树木 杀猪来谢罪
“你看,这就是我们这里的宝贝——楠木王。”仰头望去,枝繁叶茂、荫天蔽日;环望四周,古木参天、鸟语花香。10月底,记者来到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白面寨采访,一睹村里“大公园”的风采。
【详细】
廉州镇:农民头脑灵 弃料变美食
近日,记者来到合浦县廉州镇杨家山村民刘东明家,他给记者递上了一盒包装精美的芋苗腌制品。揭开盒盖,一股纯香扑鼻而起,品尝两片,味道清香可口。原来,这盒腌制品是刘东明利用田间地头的废弃料加工制作的佐餐菜,其原料正是农民种出的绿色食品——芋苗。
【详细】
鹿寨镇:农业抓“三化” 转型升级快
近年来,鹿寨县鹿寨镇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导向,坚持“稳粮、扩蔗、壮畜牧”的思路,围绕粮、蔗、牧、菜、果五大主导产业和特色养殖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详细】
古障镇:茶果飘香富万家
近日,笔者在西林县古障镇走访时看到,果园里到处洋溢着丰收喜悦。据了解,该镇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改造低产茶园、革新制茶工艺、扩大生产规模、龙头企业带动等措施,在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还通过给群众发放果苗、邀请专家、技术员到田间地头指导群众种植水果技术,新增水 【详细】
北流镇河泉村:萝卜大又甜 远销赚大钱
金秋十月,又到了萝卜丰收季节。北流市北流镇河泉村村民阙平芳,早已将自家的十几口大瓦缸清洗干净,为储存和腌制萝卜做准备。连续几年,她家栽种的萝卜都有较高产量,亩产可达1万公斤,年均收入达4万元以上。
【详细】
容县立垌屯:一家三代护清洁
11月3日,清晨的风有些微凉,容县容西镇祖立村立垌屯的村道上,一对老夫妇正在清扫落叶。不远处,一名小女孩手提袋子,捡着草丛中的白色垃圾。从远处走来的青年男子,则端着一簸箕满满的落叶……
【详细】
阳朔浪石村:好机制激发村民清洁活力
在阳朔县杨堤乡浪石村,每天早上,村委主任卢智福都要在村里转几圈。看到每家每户门口的垃圾桶里干干净净,看着村民自觉把垃圾倒到垃圾池里,他心里舒坦得很:清洁乡村终于收到成效,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关键是村民的习惯改变了。
【详细】
大圩镇: 积极创建旅游名镇助推新农村建设
港北区大圩镇有龙岩古迹和龙涡瀑布,加上丰富的龙眼资源,可谓“双龙戏珠”。可是,这些美景还“养在深闺人未识”。为了让众人知晓这些美景,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纽带,该镇坚持“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宣传、发展乡村旅游业,努力完善景点的基础设施,保护景点的原貌 【详细】
廖翔:推进村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是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载体和平台,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行政的有效探索,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当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筹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可谓方兴未艾,发展势头很好,很多地方基本形成区、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中心体 【详细】
资源6家农民合作社入选自治区示范社
近日,记者从资源县获悉,该县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选2013年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名录,这是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首次获选。
【详细】
北江乡建网箱养鱼基地帮扶计生家庭
今年以来,宁明县北江乡大力推进诚信计生和计生户帮扶工作,积极争取到上级8万元扶贫资金,在良安村利用沿江优势建立计划生育家庭网箱养鱼扶贫示范基地,成立网箱养鱼专业合作社,动员和鼓励计生家庭加入规模养殖中,帮助他们创业致富,提高计生家庭的致富能力。
【详细】
芒场镇推进“名镇名村”建设
近年来,南丹县芒场镇按照和谐宜居、生态文明、特色突出、内涵丰富的“名镇名村”的建设要求,以巴平村下街屯的水系、农作物和民居作为主体,把大地景观、自然生态、特色农业、乡土风情融合在一起,重现一种自然古朴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象,强力推进“名镇名村”建设。图为 【详细】
大番坡镇党委书记黄锦宽:做好招商引资这篇大文章
“贯彻落实全市工业发展大会精神,必须继续把招商引资放在总揽经济工作的核心位置,把项目建设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责任、真抓实干,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作出不懈努力。”钦南区大番坡镇党委书记黄锦宽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详细】
灵山7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乐了群众
近日,笔者走进灵山县陆屋镇沙田村公共服务中心,只见篮球场、戏台、人口和计划、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正在“农家书屋”看种植类书籍的村民黄珍先说:“自从村里有了公共服务中心,我们可以在农闲时打篮球、查资料,既能学知识,又可以娱乐。” 【详细】
家庭农场主“摸着石头过河” 苦寻发展之路
近日,南宁市出台了《南宁市家庭农场申报认定暂行规定》,家庭农场从此有了准入门槛。家庭农场挂牌后的经营状况如何?它们的主人是否尝到了当“农场主”的甜头?南国早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探访
【详细】
八步区桂岭镇:饲养香猪成为群众致富新渠道
近年来,八步区桂岭镇大力推广生猪生态养殖技术,率先在莲花村境内建成“众意生态养殖场”, 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行生态养猪模式,将香猪养殖作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加以培植,以“合作社+社员”的模式发展,使香猪养殖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引领全镇生猪 【详细】
陇穷村演绎“蝶变”传奇 传唱歌颂美好生活新民谣
陇穷变了。过去,一提起陇穷,就让人心酸。让人心酸是因为它的贫困:无水无路无土地,木棚六面透寒气;家家户户穷兮兮,收入忽略可不计;遥想出路何处去,望天望地唯叹息。这是田东县作登瑶族乡陇穷村曾经的真实写照。可现在一说起陇穷,就让人钦佩起来,陇穷人通过艰苦 【详细】
每天三种语言三次广播 禄强村变干净了
“清洁乡村,美丽南宁”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10月27日,南宁市青秀区部分机关干部携手八桂义工,开展“建设美丽南宁 我们在行动”户外清洁活动,70名义工来到青秀区刘圩镇禄强村,与村民们一起除草清污,清理池塘沟渠,清运田间垃圾。与村干交流时,义工们发现,该 【详细】
环江村:推广生物防虫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有了防虫灯,我的果园一季可以少喷两次杀虫剂。”10月23日,柳州市城中区环江村村民蒋建生乐呵呵地说。随着“清洁乡村”活动的推进,城中区给该村试点派送了28盏防虫灯、1000块杀虫黄板, 【详细】
兴业良星村:玉林市“千村公路通畅工程”样本
深秋,天空渐渐有了些许凉意。在村口迎接宾客的兴业县良星村村民的心里,却是暖烘烘的一片,因为这一天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良星村村民来说,比家里娶媳妇都重要……经过大半年时间艰苦不懈的努力,良星村历史上的第一条水泥路在一阵阵鞭炮声中破土动工!这意味着良星 【详细】
柳江各乡镇秋冬种植加快提速
9月以来,百朋、成团、进德、三都、洛满等乡镇农民利用有利天气,忙于种植慈姑、草莓、葱花、蒜苗、白菜、红花草等作物。一个多月,全县种植蔬菜、水果、绿肥4000公顷,是秋冬种任务的25%。
【详细】
那坡县百合乡蚕沙还田 循环使用
那坡县百合乡那乐村的田间地头建有很多个简易蚕沙室,村民开着拖拉机把蚕农们集中堆放的蚕沙倒在蚕沙室里,然后再盖上一层薄膜进行发酵。这就是百合乡村民们回收蚕沙制作有机肥的经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