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南宁召开全体会议,通报了梧州土榨花生油重大舆情事件应对处置情况,分析会商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研究部署当前和下一阶段食品安全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产业对食品安全提出更重的任务,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提出更严的要求。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将着力建设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一方面要加快完成全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解决好基层监管机构“空编”问题。另一方面按照“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的要求,建立“审、批、查”环环相扣,上下之间职责明晰、定位明确、协调联动的监管体系;加快建立覆盖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监管执法的工作制度;制订鼓励引导政策,构建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
同时,着力构建促进食品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对食品安全领域中那些利欲熏心挑战道德和良知底线的不法分子,必须下猛药、出重拳,严惩不贷,决不姑息,维护市场秩序,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发挥监管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实行特许经营、健全市场退出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核心竞争力。要深刻理解从严与依法的关系,着力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认真抓好新《食品安全法》宣传实施工作,加快出台配套的法规和规章,加快完善制度规范,严格规范执法。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时刻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薄弱环节,切实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
会议还就夏季食品安全监管和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把夏季和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抓好、抓实,有效预防和控制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全区中、高考考生营造良好环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舌尖上的诱惑:细数东南亚各国的“国菜”
沙嗲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几乎在印尼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吃到沙嗲,它已成为印尼的国菜。巴东菜以油炸为主,并配上各种香料,特别是辣椒,口味火辣。 【详细】
南宁电视问政聚焦舌尖上的安全
4月26日晚,由南宁市委、政府主办的2015年“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第二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节目开播。本期电视问政聚焦市民关注的食品安全、蔬菜农药残留、消毒餐具安全等问题,现场被问政单位为江南区人民政府、南宁市农委会、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宁市卫 【详细】
罗秀米粉:舌尖上的非遗美食
米粉,南方地区最普通不过的食物,这个大米加工制成的产物食用量仅次于米饭。米粉品种众多,就广西而言,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各有特色。在桂东南地区,罗秀米粉堪称“中国一绝”,“皇家贡品”、“米粉秋千”、“米粉之乡”等一连串耀眼的光环是罗秀镇的名 【详细】
舌尖上的广西未来更具魅力 看你老家是什么"之乡"
一说起广西,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桂林山水”和“刘三姐”,但是你也许不知道,广西大地上还拥有“中国衣架之都”和“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等神奇的土地,而这些称号都是来自广西的各个特色县的农业经济产品。 【详细】
如何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作为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耕地土壤正在承受越来越多的污染,以致一些地方农产品质量告急,“镉大米”“毒蔬菜”事件屡现报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