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调整停车服务收费引发强烈反响
部门回应市民六大质疑
11月18日,南宁市公布了优化调整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和非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收费标准(本报昨日“看点新闻”曾作报道)。以往,一个新政出台后,往往会有人“拍砖”、有人“扛旗”,而这次停车收费新政出台后,网上舆论却出现了一边倒现象,尤其是对于机动车收费标准的提高,市民网友争相吐槽。对此,11月19日,相关部门作出回应。
市民抱怨:还能再贵点吗
应该说,对机动车停车收费新标准最淡定的就属于无汽车一族了。网友“别贱笑”表示,他之前打算买部车的,“现在想想还是算了吧”。
随着收费标准提高,部分有车一族也准备“弃暗投明”,投入电动车大军的怀抱。“知道了,以后咱走路。”多名网友决定减少开车次数,甚至在市区内不再开车。
“一小时10元,也就是说15分钟2.5元。停车上厕所就要2.5元。等找到厕所估计5元钱已经没有了。”网友“牛二哥”则提出,“停车收费有发票开吗我们都是消费者,消费10元必须要开发票。”
有外地生活经历的“wusheng19”表示:“南宁的停车费直逼上海等一线城市啊。上海南京路算是一类道路了,周围停车也就每小时10元。”
细心的网友“露台的私语”发现,南宁北湖路上原来非机动车道取消的停车位,现在又划上了。“难道是为了这次收钱吗”
当天,更多的网友都提出同一个问题:“停车费去哪儿了”网友“新鸭肺”、“水泥”、“没头脑和不高兴”、“聆君53”等都纷纷提出,对于公共道路和人行道的停车收费,应该公开透明,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公布收费的明细和去向,如果只收费,不公开,难免会引发市民质疑。
部门回应为何意见未采纳
据了解,受南宁市物价局委托,今年6月26日,媒体开始征集市民对停车收费的意见。在南宁市物价部门召开的征集意见会上,相关媒体向主办方及与会代表陈述了收集到的市民意见。物价部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在制定政策时,将对现场代表意见和媒体征集到的意见,进行综合考虑。
在18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相关部门陈述了新标准出台的过程。但遗憾的是,该标准并没有采纳太多的市民意见
对此,11月19日,相关部门就为何没有采纳市民意见,作出回应。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花样南宁”催旺苗木产业
“花样南宁”催旺苗木产业——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打响品牌 4月1日,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鲜花盛开。 眼下正是花卉苗木销售的旺季。3月31日,记者在南宁市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 【详细】
南宁地铁1号线列车秀“芳容”
4月1日,南宁轨道交通公司正式发布地铁1号线真车及列车内外装饰图,一辆绿色环绕、汇聚壮乡形意美的地铁车辆初露芳姿。预计今年6、7月份,首列车辆将正式下线,交付壮乡。 【详细】
南宁明确规定:骑电动车打电话、撑雨伞罚50元
经过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等环节,3月31日下午,备受关注的《南宁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南宁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将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违反交规后如何学习?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能不能载人?这些争议的焦点,最终有了明 【详细】
南宁三园区列入“产城互动”试点园区
3月31日,自治区工信委举行“产城互动”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区要重点打造30个产城互动试点园区。南宁伊岭工业集中区、隆安华侨管理区、宾阳县黎塘工业集中区列入试点园区名单。 【详细】
南宁将打造国家“海绵城市” 今年起实施2017年结束
拥有“中国绿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亮丽名片”的南宁市,又锦上添花:3月27日,南宁市进京参加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组织的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在全国22个参与决赛的城市中名列第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