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意见明确,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
体育设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保障。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
在发展健身休闲项目方面,意见提出,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马术、航空、极限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鼓励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大力推广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休闲运动项目。
意见提出,鼓励日常健身活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都应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等,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切实保障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此外,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安全保障,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将开放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据新华社)
新政出台
异地就医结算或年内出台
10月24日,在人社部召开的2014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该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说,结合分级诊疗模式的推开,人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按照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原则,研究分层次推进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工作,现在正在起草文件,争取在年内出台。
李忠说,目前,全国城镇医保已基本实现市级统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海南和西藏6个省(区、市)已经实现省级统筹。通过提高统筹层次,60%以上的异地就医问题能够得以解决。全国已有27个省建立了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其中15个省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其余的12个省则是把各地社保数据交由省一级处理,应该说通过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可以解决30%左右的异地就医问题。对于跨省异地就医问题,人社部已探索了医疗保险区域协作、“点对点”医疗服务等,但总体来说,跨省就医探索覆盖面较小,尚需国家加强顶层设计。
李忠说,正在起草的完善异地就医费用结算文件,主要从进一步完善市级统筹、规范省内异地就医结算、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算、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结算的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要求。此外,还将大力提高医疗保险的信息化水平,比如在国家信息惠民工程里,专门有跨省异地就医的安排等。
李忠介绍,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共有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大病保险实施方案,220多个地市已启动实施。(据健康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珠江-西江经济带:从上升为国家战略到让发展规划落地有声
国务院最近批复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了现实,我区又一次迎来了难得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深入研究这一规划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对于我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详细】
多方力促《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珠江-西江流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珠江-西江经济带是我国首个跨省区流域性区域经济战略,涵盖广西、广东、云南和贵州,其中广西居于核心地位。 【详细】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7月16日,国务院以国函〔2014〕87号发布《国务院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广东、广西两省区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组织实施。 【详细】
【时评】长江经济带,值得建始人关注的国家战略
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正紧锣密鼓推进实施。今年4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调研时提出,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长江经济带涉及沿江11省市,国土面积占全国18%、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