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县委书记莫奕坚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藤县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荣获广西县域经济进步奖,2008、2010年两次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荣誉称号。今年以来,藤县强力推进“五年”建设,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藤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秘诀”是什么?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藤县县委书记莫奕坚。
沿江推进产业化、城镇化相互交融
记者:“城”拉不开框架,就容不下更多居民;“市”没有产业支撑,就难以繁荣发展。藤县是如何让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良性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的?
莫奕坚:在西江黄金水道开发和西江经济带建设中,藤县先行先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全力推进陶瓷、钛白两大支柱产业培育的同时,加大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放力度,不断提升城镇化品位,呈现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产业“扎堆”落户园区、产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交融、齐头并进格局。“园区产业化、产业城镇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藤县的做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划。目前,藤县以打造西江经济带新兴工业化城市为目标,以建设“南国新陶都”、“钛白之都”和宜居宜商宜游的江滨城市为蓝图,按照梧州市卫星城市的建设标准,确立了今后发展路线。为此,该县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赤水-塘步-潭东工业长廊”和“一中心六重点”规划,并按照“三园四区”(即陶瓷产业园、钛白产业园、藤县工业园和河西城区、河东城区、津北城区、潭东城区)的思路推进工业与城镇建设,为产业化与城镇化相互融合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基础支撑,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同步推进。
扩城。今年以来,藤县累计共投入7亿多元,做好了城乡规划,并相继完成县城河西防洪堤、三条进城主道路、潭东新区六车道道路拓宽和街道绿化、路灯、引水排污设施等城建工程。同时,随着投资40多亿元的锦绣豪庭、碧水湾、杉木冲、米兰春天等20多个优美的商住小区陆续建成,县城城区面积拓展到约1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3.4%,常住人口达15万多人。此外,投资近2亿元逐步完善各个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把园区周边的医院、学校、道路、供排水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园区的配套发展形成无缝对接,不断提升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逐步形成“园中有城,城中有园”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将达到47%以上、县城城区面积拓展到15平方公里、人口20万以上,一座‘西江经济带新兴工业化城市’和‘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强县’将以崭新面貌出现,在梧州舞起西江上游经济带龙头的建设中一马当先。
壮业。藤县以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契机,以发展陶瓷产业、钛白产业为重点,不断把林产林化、造船、农产品深加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其中,规划占地2.5万亩的梧州陶瓷产业园藤县中和集中区,如今落户企业14家,建成76条生产线,年产值达80多亿元;被列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的藤县工业园已有电子、铝合金、制衣等23家企业进驻;以金茂企业为龙头的4家企业在钛白产业园发展迅猛,年税收已超1.2亿元。强力推进的“赤水-塘步-潭东”工业长廊已逐渐显山露水,形成了陶瓷、钛白为主导的产业链,在西江经济带中已独占一隅。目前,落户藤县的企业已达370多家,工业总产值达169亿元,创税近6亿多元。
活园。藤县如今在优美的园区环境和良好的招商服务措施下,“伸长脖子盼商来”的招商困境早已转为“好中选优,优中挑优”主动控制状态,工业也实现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一些土地利用效率高、低能耗型和生态环保的企业才准许落户各个园区。根据资源布局特点,藤县在工业布局上进行了灵活而严谨的安排,诸如松塘家电区、太平南蛇塘区、塘步陶瓷配套区等区域发展逐渐成熟。随着物流园区、学校、医院、车站和宾馆餐饮业等相继进驻园区,陶瓷公园、陶瓷博物馆、观景台等的规划实施,使“园区城镇化”得以跟进,“产城一体化”让村民变居民、农村变社区正在成为现实,目前在各个园区务工人员已达1.5万多人,“十二五”期末将达10万人以上。
夯实农业基础 建设新农村
记者: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藤县是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的?
莫奕坚:藤县确实是一个农业大县,“十一五”期间,藤县成功培育了20个特色农业优势产业,组建了5大蔬菜种植基地,确立了40个特色产业示范村,发展了316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了15个产、销一体化的龙头加工企业,建立了“公司+经济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为此,藤县要夯实农业这一基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
首先要加强西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大优质稻、有机大米的种植规模;引导扶持有机蔬菜、大棚蔬菜良性发展;巩固发展砂糖桔、木薯、西甜瓜、沙田柚、八角、荔枝、香芋、粉葛等传统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不断壮大特色农业规模,提升特色农业产品档次。发展壮大南梧二级路瘦肉猪生产带、南梧(容藤)二级公路沿线三黄鸡生产带、浔江沿岸肉鹅生产带和库区名优鱼类产业带规模。
其次是坚持走“公司+经济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范围广的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和营销,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便捷安全的市场流通体系。
再次是实施沿江堤防加固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农田水利灌溉渠系治理,到2015年,全县要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解决23.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解决3万库区移民在水、电、路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
记者:藤县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非常明显,在这方面县委、县政府有何规划和计划?
莫奕坚:藤县的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非常大,而现代服务业正是滕县的短板。今后,藤县要从以下几方面改变这种局面:第一,要以发展休闲度假、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以建设“一库两山一谷”为重点,辐射和带动县内其他旅游资源的开放开发。“十一五”期间,藤县成功创建了石表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蝴蝶谷国家3A级旅游景区。目前,五星级保盈凯悦大酒店已竣工试业,石表山农家旅馆建设也取得成效,旅游接待能力明显提高。同时要加强旅游品牌策划和宣传,整合旅游产品和线路,搞好配套服务,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努力把藤县建设成广西优秀旅游县、粤桂重要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要达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要达2.56亿元以上。
第二要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加快发展陶瓷、化工、建材、农副产品等专业物流配送。重点推进太平、蒙江、潭东、塘步、赤水圩5个货运物流中心建设,逐步形成以太平、潭东为综合物流中心,以蒙江、塘步、赤水圩为专业物流中心的格局,辐射带动全县货运物流发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传统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接棒 柳州打造工业增长新亮点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广西代表团代表、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一直是各路媒体“追踪”的热点人物。“我们一定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难得的机遇,激发柳州产业工人的创业激情,把柳州的工业做大做强。”全国两会期间,他在电话一端说起全市如何认真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时向 【详细】
[三江县]大兴农田水利 稻鱼产业升级
清泥沙、钉模板、捞泥浆……寒冬时节,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和里村大片田野上,当地干群200余人共同参加水渠、田埂硬化活动,场面甚是壮观。 今冬明春,三江计划投入8706万元建设水利项目108处, 【详细】
工业旅游:桂林产业升级新探索
当前,随着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市旅游业和工业发展均进入转型升级期:一方面旅游业面临着提升旅游档次和品质,丰富旅游内涵的新课题;另一方面,工业则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重大命题,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已是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桂 【详细】
[凤山县]“四帮四带”促产业升级百姓富裕
近年来,凤山县针对“队伍建设有瓶颈、机制优化多短板、服务决策不给力”这一存在问题,坚决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强基固本、推进开发扶贫的有力抓手,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弱化问题,有效促进了该县产业增量提质,经济繁荣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详细】
靖西南坡乡:农家课堂引领示范产业升级
今年以来,靖西县南坡乡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农家课堂”工程,采取“支部+党员中心户+农户”培训的模式,加大示范产业“种桑养蚕”的培训力度,促进示范型产业转型升级,助农增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