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多少斤?……”这句话,宋宽每天重复十几遍。也正是这些电话,让他在今年上半年有了近十万元的收入。
不惑之年的田阳县田州镇凤马村农民宋宽,是百色市有名的“酸菜大王”。5年来他就靠着这小小的酸菜,走出了芥菜价贱伤农的困境,还带领村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田阳县是百色市蔬菜主生产区。2010年以前,许多农户种植的芥菜,丰收却不增收。1公斤芥菜卖价不到5角钱,甚至出现了生产过剩无人买的困境。
宋宽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因为,他也种有芥菜,也是一名受害者。新鲜芥菜卖不动,何不拿来泡制成酸菜?看到家里的泡菜坛子,宋宽似乎看到了一线商机。
2010年,宋宽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在自家的楼房腾出一块地,购买了几十个坛子。他把村民们种出来的芥菜、白菜等全部收购,放进坛子里泡制,半个月后拿到市场上去销售。没想到,仅仅用鱼露而不用醋精腌制出来的酸菜色泽黄爽、气味醇香、食之脆口,备受消费者青睐,每次都销售一空。为了使产品多样化,宋宽还大量收购豆角、包心菜等蔬果为原料,小小的酸菜慢慢做出了“大文章”。
2012年,宋宽成立泡制酸菜合作社,由家庭小作坊走向规模化生产。十多户村民也加入合作社,为当地群众探索出一条致富门路。
“当时就只想小打小闹,在县城的菜市销售,没想到现在旺销县内外,南宁、百色和河池甚至广东等地的许多酒楼上门订购,供不应求。”宋宽乐呵呵地说。
为进一步扩大酸菜产业,今年,凤马村108户村民把1000多亩闲置的田地调整出来,一年四季都种植芥菜、豆角等酸菜原料,并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加工酸菜供应给各大企业,年产量100万公斤,产值400多万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融安县]农民拓富路 水盐酸菜也发财
融安县浮石镇鸬鹚洲村不仅是远近闻名的柳州市十大最美丽乡村,而且是闻名县内外的“酸菜村”,该村200多户农民素有种植本地白菜、青菜的传统,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常年加工酸菜,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详细】
南宁连发腌制酸菜中毒事故2人死 将进行安全检查
9月份以来,南宁市连续发生两起腌制酸菜导致人员中毒事故,共造成两人死亡,3人中毒。南宁将对辖区内所有酸菜腌制企业、居民家庭作坊等场所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对非法生产经营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坚决 【详细】
酸菜池毒气熏死兄弟俩 酸制品作坊监管迫在眉睫
9月7日下午4时许,南宁市江南区沙井街道办事处东南村5队发生一起意外事故:玉林来邕的两兄弟在自家酸制品作坊里检查腌制的酸菜时,发生中毒事故,兄弟俩先后跌落酸菜腌制池中身亡。事故发生后,江南区党委 【详细】
[藤县]太平咸酸菜挺进东南亚
藤县太平镇的传统腌制咸酸菜凭借其独特的风味、精美的包装、过硬的保鲜技术,不但在广西很畅销,而且开始挺进东南亚市场,去年有100多吨咸酸菜销往马来西亚,使农民增加了收入。 藤县太平镇一直有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