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7月1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彭昌伶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世之奇伟瑰怪,多出自险远。千百年来,九万大山腹部的雨坛峡谷因其陡险鲜为外人涉足。
  这段峡谷位居九万大山南麓,地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坛乡和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交界之处。

  雨坛河发源于乳娘沟。这乳娘沟汇合沿途沟壑之水,便形成了奔腾而下的雨坛河。

  这段十里河谷,却有着近百米落差。当天,我们沿峡谷口溯流而上,初始河床较为平坦,河中的巨石极为少见,抬眼处,莽莽苍苍的森林呈喇叭口状扑面而来。时值深秋,瘦了的河流给我们的前行提供了方便,涉过的河滩,水大多没及膝盖,哗哗的水声恰似流淌的音乐触动着人的灵感。

  行约二三里,黛青色的山间一道白练高垂而下,向导告诉我们:“白水浪到了”。待到近处,才看清是一道三叠瀑,沿着五六十米高的山涧飞溅而下,坠入深潭,溅起雪白的浪花,故名“白水浪”。静观这丝丝缕缕的流瀑,在布满苔痕的石壁间纵身悬挂,有如那绷满银线的竖琴,在弹奏一曲《高山流水》。过了这瀑布,往前的河床愈来愈陡,愈来愈窄,河中突兀的巨石随处可见。有时,几块比人还高的巨石拦住了去路,那奔流的河水只好在狭窄的石缝中冲撞着、挤压着、奔腾着、喧闹着,给这幽静的山谷带来无限的欢乐。脚踩圆滑的卵石,攀爬齐人高的巨石,身背摄像、摄影器材的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行进着,有时人当梯子,靠推拉才能越过群石障碍;有时遇到急流险滩,我们只好在白花花的河水中找到稳定的位置,像蚂蚁搬家一样把随身的行李器材传递到安全位置,才逐一涉水过河。

  在行进的过程中,遇到两块巨石拦住河道,形成约两米的水位落差,向导告诉我们,这叫“鱼跳”。这是一道水中关碍,普通的鱼儿在这里能下不能上,河水稍涨的时候,只有那些黄尾鱼敢在这里冲浪,它们箭一般贴着水面往上飞,力量薄弱的被湍急的水流冲刷而下,技高一筹的则跃过了“龙门”,那情形真是壮观诱人。再前行里许,便到了最险的地段——磨漕潭。这里是整个峡谷的咽喉,上游一二十米宽的河道,到了这里竟被两边的峭壁挤压成一道数十米长的水槽,最窄处仅一米多宽,整个峡谷之水到这里汇成一线后,毫无阻碍地跃下一个磨盘形的深潭,故当地俗称“磨漕潭”。

  在磨漕潭口稍作歇息后,向导在前面引路,我们抓着山藤树枝惊险地爬过光滑的石壁,一直爬到百余米高的半山腰。此时,从密林中探出头来,俯览悬崖下磨漕般的深谷,在轰鸣声中,一股阴凉之气直往上冲,真让人心惊胆颤。从侧面绕过这峡谷的“咽喉”,上游的河床不再那么陡险,在静静的小水潭边,同行们或静下心来欣赏水中的游鱼,或兴趣十足地观看那石头上的山蛙,或静静地倾听那有如天籁之音的虫鸣,尽心地品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刻,峡谷上方的天空是那么蔚蓝,人的心情是那么平静,喧嚣烦恼尽失,宠辱得失皆忘。

  山清水秀,幽深雄奇。六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结束了这段惊险刺激的峡谷旅行,更值得高兴的是,我拣到了一颗形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石,真乃不虚此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