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万余元买对婚戒,商家承诺8个月后返现交易金额的一半
兑现期限还没到,门店就已关门易主,不少人受“牵连”
谁来为这家珠宝店“填坑”
图为珠宝店与陈先生签的货品交易协议,承诺8个月后返现5000多元。受访者供图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石红星
4月24日,陈先生向本报反映,去年他花了1万多元,在柳州市五星步行街的“中国珠宝”购买了一对结婚钻戒。店家承诺,8个月后即今年4月27日后,陈可获得店方以现金方式回赠该次交易金额的一半即5233元。但今年3月,陈发现该店已关门。
5000多元返现“飞”了
陈先生介绍,去年8月24日,他看到上述门店在搞促销,声称在该店购买珠宝首饰,满一年,消费者可按原标签价到店换款;不满一年,可按原交易金额增值20%换款;满4年,店方可按原交易金额100%回购;满6年,可按原交易金额120%回购。
陈觉得很划算,便花10466元购买了一对结婚钻戒。商家与他签了一份货品交易协议,承诺当年8月27日起到2018年4月27日满8个月后,陈可凭协议和购买钻戒的质保单,获得店方以现金方式回赠此次交易金额的一半即5233元。
然而,一个月前,陈发现该店已撤柜,里面有工人在装修。工人称,“中国珠宝”已停业,他们现在是为一家手机专卖店装修。
陈忙查看协议和质保单,发现上面只留有一个固定电话,而且已停机。
相关门店已关门注销
4月24日,记者来到五星步行街,看到84号一楼原来“中国珠宝”经营的门面,已成一家手机专卖店。店员介绍,他们已开业约一个月了,“中国珠宝”大概是2月份不再经营。
旁边“中国黄金”的两名销售顾问则表示,经常有消费者来询问“中国珠宝”怎么不经营了,这些人都说之前参加了促销活动,没想到兑现期限还没到,就悄然关门了。
记者随后从辖区东门工商所了解到,“中国珠宝”的经营者吴某在3月1日注销了营业执照,该店是个体户,注册名称实际上是“金万发珠宝店”。吴所留的外地手机号码,目前已变成空号。
老板联系不上
工商建议诉讼
东门工商所所长刘康杰告诉记者,3月5日,他们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及上述门店的类似投诉。去年6月19日,一对夫妇共花了9393元在该店购买一对钻戒。商家以书面的方式承诺,到2018年2月22日后,消费者可去退一半现金即4646.5元。结果时间到后,那对夫妇准备去退钱时,发现该店正在撤柜,便要求对方履行承诺和约定,但被拒绝。他们于是向12315投诉。经工商执法人员调解,该店的一名合伙人通过支付宝给消费者退了4646.5元。
刘指出,上述门店的这种行为,涉嫌合同欺诈,消费者与其产生的是合同纠纷。在经营者还在经营或还联系得上时,他们可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现在已联系不上吴某了。根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的规定,当事人拒绝调解或者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的,只能终止调解。因此,建议陈先生对吴某提起诉讼。
刘同时提醒,遇到商家搞促销、特别是优惠力度超出正常范畴且有延后兑现期限的促销时,一定要谨慎。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女子网购130元衣柜损失6.7万元 这种骗局得警惕
网购一个130元的柜子,物流信息几天没有更新,这时接到“快递理赔”的电话称货物丢失,可办理退款,结果不但退款没有收到,自己还倒贴了6.7万元,而这笔钱,还是通过透支和各种借贷而来。近日,从外地来柳的女子小吴遭遇了这样一起电信诈骗。 【详细】
假冒招考院工作人员 男子诈骗近百万
只在招生考试院下属的大学生就业中心实习过,就吹嘘自己是招生考试院的工作人员,能帮人找工作,高考录取、转换专业……陆川县的吕某云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共诈骗13起,诈骗数额97.2万元。 【详细】
玉林市:一90后骗取千万元挥霍殆尽
近年来汽车租赁市场快速发展,租车诈骗频频发案。骗子们利用现在方便快捷的租车方式玩起了“空手道”,久而久之便沉迷于滚雪球般的连环租车诈骗中无法自拔。那么骗子们屡屡得逞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推波助澜? 【详细】
女子假冒国民党军官女儿骗走8万元 11年后被批捕
4月3日,年逾七旬的来宾市女子李某林,因涉嫌诈骗罪被柳州市城中区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11年前,她曾假冒国民党军官的女儿,以“解冻民族资产”为幌子骗走了柳州市民卢女士的8万元钱。 【详细】
微信支付千元店家收到一角 警惕篡改支付金额诈骗
服装店里来了两名男顾客,挑选了1000多元服装后,用微信扫码付了款,但是店家最后只收到了0.1元钱。2月9日,店员覃女士说完自己的遭遇,民警分析,她遇到了微信支付新骗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