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关于多名律师针对市场上转基因食用油普遍存在标识不清的问题,向全国多个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商家“欺诈”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此事“牵头人”———云南同润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许思龙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该活动响应者共87个人,其中有71名律师,部分律师已在全国各地提起民事诉讼,目前已有9件立案,。
“非转基因”高调“转基因”羞答答
“现在很多食用油都用大字号或超大字号标识原料为非转基因,一些使用转基因原料的食用油,转基因几个字却是小小的、密密麻麻的和配料、生产日期等信息排列在一起,不留意的话,消费者很容易忽略。”这就是许思龙最初发起倡议和诉讼的原因。
正如许思龙所言,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食品企业在宣传食用油产品原料为“非转基因”时相对高调,多个品牌的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都在标签中部位置用大字号标示“非转基因”。相比之下,原料中含转基因成分的产品在字体上就显得有些“羞答答”了,只在配料表中用小字注明了“转基因大豆”,不注意看的话很容易忽略或误认。
对此,中国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侯为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其实是一种以利益为转移的现象,有部分消费者是拒绝购买转基因食用油的,特别是在大城市的消费者,由于消费群体存在差异,为了最大化利益,必然会有打擦边球的现象。
侯为民同时说,市场上一般含转基因原料的食用油产品价格会比不含转基因原料的食用油低,也不排除一些商家有侥幸心理,希望消费者在购买时忽略不明显的转基因字体,凭借更为便宜的价格赢得市场。
食用油企业回应:符合国标
实际上,包括农业部、质检总局等多个部委都曾针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发布过相关规定,要求产品包装上要有明显醒目的转基因标识。
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有明显的标识。国家质检总局《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属于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应当在其标识上标注中文说明。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标识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应当醒目,并和产品的包装、标签同时设计和印制。
此外,2007年8月1日起实施的国标:农业部869号公告-1-2007《农业转基因生物标签的标识》细化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的位置、标注方法、文字规格和颜色等要求。
根据国标,当转基因产品包装的最大表面积大于或等于10平方厘米时,文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也不得小于产品标签中其他最小强制性标示的文字;当包装的最大表面积小于10平方厘米时,文字规格不小于产品标签中其他最小强制性标示的文字。
而对于各地律师突如其来的发难,食用油企业并没有选择沉默,金龙鱼就在第一时间以国标为基础进行了回应。
金龙鱼称,公司采用转基因原料生产的产品,其产品标识符合我国农业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签的标识》的要求,该标准明确规定了转基因标识的位置及字体大小等内容,关于标识位置,该标准要求转基因标识应当放在紧邻产品配料表的位置;关于字体,该标准要求字体高度不小于1.8毫米。公司产品的标识只能并且已经完全按照前述要求进行标注,不存在标识不清的问题。
金龙鱼方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还称,金龙鱼转基因调和油是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合格的,如果法院立案,会积极应诉。
“符合国标不意味着就合法了。”许思龙直言,1.8毫米高度的字体实在太小,甚至都打印不出来,目前国标还达不到相关法律法规所提出的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法规的效力要大于标准,生产商不单要遵守标准,更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之嫌
那到底多大的字体才能算得上是“明显”和“醒目”许思龙认为,至少要把转基因标识的大小放到和非转基因产品标识的大小一致,才能算过关。而侯为民则表示,字号至少应该在一寸(3.3厘米)以上,还须考虑包装整体的大小。
侯为民表示,目前对转基因产品的市场监管还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所以商家的标识意识并不强。这种擦边球现象的核心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这项权利得不到保障,市场的有序发展也就得不到保障。
许思龙强调,基于国标还存在提升空间,希望能够通过诉讼引起相关方面重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进而推动国标修订。
短评:如此市场环境下,消费者还是自己有双慧眼更实用。记者 林远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农业部回应瘦肉精·禽流感·转基因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热点话题
15日,在农业部举行的2014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就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详细】
转基因食品大趋势—引力大于阻力
转基因食品的话题一直引发热议。其他国家怎么看待转基因食品?人们有很多疑问,也有一些流言。为此新华社记者调查了全球多个国家,其中既有转基因食品“大本营”美国,也有对转基因持怀疑态度的法国。但总的来看,大势明朗:转基因的引力大于阻力。 【详细】
袁隆平:“不能将转基因食品一棍子打死”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5日来到吉林省长春市参加东北亚高端人才峰会暨吉林省第七届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恳谈及项目对接会,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将转基因食品一棍子打死。 【详细】
[北流市]最大食用油自动化生产线建成投产
工人在检测食用油过滤设备运行情况。自动化食用油灌装生产线。 3月15日,广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西大容山粮油集团所属的宏润食品有限公司投资的灌装食用油生产线在北流市民乐镇建成并试投产。 【详细】
区疾控抽检40份食用油 检测结果显示全部合格
最近,公安部首次全环节破获的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案件,使食用油安全成为百姓较为关心的问题。昨日,记者从自治区疾控中心了解到,从9月15日起,自治区疾控中心已连续在市场抽检了20个品牌的食用油。经检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