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市民在青岛李村大集上购置年货。
当日是农历腊月十七,山东青岛李村的年货大集已经是热闹非凡。与商场、超市相比,年货大集上物品丰富、价格低廉,红火热闹的气氛让人感觉“年味”十足。 新华社发(王海滨 摄)
1月15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纪委联合财政、审计、工商等部门组成“严禁公款购买年货专项督查组”,深入区直部门、街镇、大型商场、超市,通过询问有关人员,查看财务账册、报销原始凭证和调阅商场营业收入账目等方式,严查利用公款购买年货。 新华社发
礼品,本是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的佳话,近年来却逐渐与利益挂了钩,异化成了一场人情和利益的投资。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作用下,临近马年春节,礼品市场遭遇冲击波,连连受挫。
“礼”性的冷静回归是一个感叹号,叹出前几年的疯狂中,有几多权力利益纠缠、败坏社会风气的“盒子里的腐败”;却也是一个问号,问出我们几时才能真正摒弃面子和人情经济的束缚,让礼品回归“伴手心意”的本意
冷静回归礼品市场“打冷颤”
礼品采购服务商恰恰网的宗海波介绍,公司主要是制作礼品册自选册,销售给顾客自选礼品,再通过网站购买。2013年对整个礼品市场都是负面“震荡”,对传统供应商影响更大。
“尤其是八项规定出来后,政府部门的采购几乎就停止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以前我们的客户有四类:政府、国企、外企和其他企业。现在政府部门采购几乎没有了,国企影响也比较大,其他企业多少也有一些影响。”宗海波说,虽然一般企业送礼、员工福利都还有,但针对主管部门往来的少了,政府部门针对自己人员的福利也没有了。
在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禁卡令、禁烟令等一系列举措作用下,礼品市场遭遇前所未有寒流,“礼”性可谓冷静回归。
“不仅是没钱送,有钱也不敢送,送了也没人敢收。”一位帮公司采购礼品的工作人员介绍,比较敏感的部门收礼物都比较谨慎。
“生意越来越难找了。”一家礼品服务商江先生说,自己2013年中秋节给好几家客户送了礼品册,有几家之前就说好了要定,到最后还是泡了汤。行业内好几家都转型了,不再以政府部门为目标,而是转向了大型企业。“这块相对稳定,靠机关采购没戏了。”
黄牛叫苦二手回收“大跳水”
送礼风是古往今来延续。过去逢年过节,下属打点上司要送礼,连上司官邸的“门童”都不能拉下。现实生活中,连二手礼品回收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记者在专门进行二手奢侈品回收寄卖的上海寺库看到,这里GUCCI、爱马仕、LV等大牌云集,女包、皮带、衣服、手表一应俱全,光普拉达的一款长款皮包就放了十几个,几乎都是全新的。工作人员介绍,很多人收到了礼品原封不动就拿过来寄卖,公司寄卖商品可以拿到十几个点的佣金。
事实上,礼品市场遭遇寒流,感受最深的也有靠回收礼品、购物卡等过活的“黄牛”群体了。
“只能靠‘站街’了。”一位职业黄牛说,以前他和几家事业单位有固定合作关系,每到过年过节这些单位一发卡,他就固定上门大规模回收,一次就能回收上万元的购物卡。可现在这些单位都不发卡了,“上次去某一个单位还是2013年的元旦,我现在只能在商场门前站街碰运气”。
“以前和现在都是挑东西收,可内涵却大不一样了。”一位礼品回收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以前是有些礼品陈旧了看不上眼,现在是怕出不了手,砸在手里。例如现在很多品牌的白酒、年货票都不太敢收,要不就压到超低价才收。
不过,由于买购物卡可选择的发票类目比较多,还是受到不少企业的热捧。一位帮公司购买10万元购物卡的小姐说,公司化整为零,1万多开劳防用品,一万多开餐饮费、医疗费、会务费等,比较方便入账。
不要“豪礼”“平民”时代挖消费潜力
虽然礼品商和黄牛不断叫苦,市民却表示欢迎。上海市民杨先生说,以前每到过年,单位附近的烟酒商店里高档烟就脱销,提前预订都很难买到。今年过年回家前给老父亲买烟,一口气就买到了4条,工作人员说还有余量。
上海白领潘小姐则说,买的人不用,用的人不买,高价买低价卖,便宜了中间倒卖的回收者。但别人都送,礼尚往来,送礼的花费也水涨船高,现在反而轻松不少。
挤出公款泡沫,不代表内需的潜力就不见了。2013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达350亿元,远超2012年的191亿元,也从侧面证明了大众消费的能力。
专家认为,古往今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但礼品市场和正常消费都不需要公款凑数,只有挤出其中畸形消费的水分,才能激发正常的内需需求。礼品的“迎来送往”应该阳光化,送礼人情不应成为腐败的“幌子”,造成巨大的“礼品浪费”。
知名国际奢侈品集团厉峰在沪负责人张嘉恒说,过去中国的市场需求发展太快,很难判断这其中哪些是正常的消费需求,哪些是不正常的消费,经过这轮调整,挤出泡沫,未来市场会更加健康,品牌也能判断出正常需求的多少,这对整个行业是一件好事。“内需不需公款凑数。”上海商业信息中心主任齐晓斋认为,实际上随着网络、手机提供更便捷的购物和支付方式,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等,消费潜力还会进一步释放。不合理的消费只会让市场陷入过度消费、供大于求的浪费局面,这种虚假繁荣实际上暗藏“水分”。
■据新华社(记者周琳)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北京农田碳汇潜力达两三千万吨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首届北京低碳农业技术研讨会上获悉,北京低碳农业发展具有使首都农业成为“净碳汇”的潜力。据初步估算,京郊农田碳汇潜力达2000万至3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不仅能抵消农业源碳排放,还能抵消6%至10%的总量排放。 【详细】
[武鸣县]生物质能源兴起 新产业潜力无穷
12月是木薯、甘蔗的榨季,武鸣县的淀粉酒精企业又进入一年中的丰收期。企业除了生产淀粉和酒精,还有宝贵的生物质天然气,它可以替代汽油、燃煤等燃料使用,更加节能环保。 武鸣县拥有木薯、蔗糖等丰富的非粮 【详细】
人民币跨境业务 桂港合作潜力大
2010年6月22日,广西正式成为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如今这一业务开展得怎样?广西在面向东盟的人民币跨境结算领域上有着较大的优势,而香港是无可争议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广西和香港在面向东盟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有着哪些合作空间?近日,记者采访了中 【详细】
[钦北区]科学布局产业促县域经济发展纪实:找准“甜点”激活潜力
“甜点”,是球拍上能增强击球力量且不易产生震荡与抖摆的最佳区域。击球位置在“甜点”之上,出球才会有质量、有威力。而今,工业发展已成为钦州市钦北区县域经济最佳“甜点”。 【详细】
抚州:挖掘潜力做强乡镇 夯实县域经济基石
4月26日上午,市委书记龚建华深入金溪县调研时强调,在深入推进“三大战役”攻坚年活动中,要注重挖掘乡镇潜力,发挥乡镇特色,不断做大做强乡镇实力,夯实县域经济基石,推动幸福抚州建设取得新的更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