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7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胡铁军 姜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

    拓片是唯一证据 取自宜州文管所

    记者采访中发现,巴马博物馆展出的嘉庆皇帝御诗碑拓片,是该县唯一能证明蓝祥与巴马关系的硬证据。那这块拓片是怎么来的呢?

    “是从我们这里拿的。”宜州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李楚荣说,上世纪90年代,巴马开始宣传长寿之乡。有一次巴马文管所到宜州文管所交流考察,见到蓝祥碑,就问能不能借取一份拓印回去。这属于正常的交流范畴,李楚荣就同意了。他没有想到,多年后巴马把这块拓印公开展出,宣传说蓝祥是巴马人。现在身在广州养老的李楚荣说,碑在宜州,巴马只有拓片,碑文上也标注得清清楚楚,是“宜山县永定土司”,并没有巴马的字样。

    据了解,永定土司原址在今宜州市石别镇,蓝祥老人所生活的加洞村在今宜州市福龙乡(当时属永定土司管辖),两者在地图上相距14公里。而巴马距离石别镇和福龙乡,有280多公里。李楚荣说,巴马和蓝祥,是无论如何也扯不上关系的。

    陈仲涛是将石碑拓片交给巴马的经手人。他说,后来他们追问对方为何把蓝祥说成是巴马人,巴马方面解释说,巴马当年与宜州一起属庆远府管辖,蓝祥往大了说就是庆远府人。这个说法勉强可以沾得上边,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据宜州一名公务员说,为了这事,宜州有关领导也想过找上级裁决,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两兄弟打架,老爸肯定不高兴”。而且,巴马的做法,毕竟是为了谋全县的发展,不是为一己之私,后来官方就不再追究此事。只是在民间,还偶有两地学者撰文笔战,各抒己见。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