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201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其中,农民工流向、收入、权益和新生代农民工等问题受到社会关注,负责这项调查的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负责人6月5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就地转移加快

  该负责人称,从近几年农民工地域流向上看,主要特点有:一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均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二是农民工在企业里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三是跨省流动农民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

  尽管中西部地区仍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输出地,但近几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农民工流动呈现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加快的趋势。

  收入增长较快

  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290元,是对4万余位外出农民工进行访问调查得出的数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岗位农民工收入水平存在差异。分行业看,收入水平较高的是劳动强度大、风险较高的采矿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农民工,而住宿餐饮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收入仍然较低。

  据调查,农民工平均每月工作25.3天,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的占29.6%。近两年农民工收入增长较快,这是在过去农民工收入长期偏低基础上的正常回归。

  需要继续维权

  近年来,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已取得明显成效,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例逐年下降,解决和遏制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

  但调查显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外出农民工仍高达84.4%,仍有一半以上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的参保水平总体仍然较低。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

  新生代受关注

  目前,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61%左右。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逐渐丧失了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比如16至20岁农民工中,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仅为4%,21至30岁农民工中,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仅为6.2%。四分之三的新农民工从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

  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更注重个人的职业发展,更愿意选择较为轻松的职业,更注重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融入城市生活的意愿更强。他们的权益诉求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经济上的获得,同时对稳定的居住场所、享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也有较高的需求。据新华社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