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17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记者张弘 通讯员蓝冰 李新 文/摄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图一  

  图二

  近日,记者随文物专家在临桂县茶洞乡富合行政村的山尾村附近,发现了一座奇特的墓葬,墓葬无封土,仅存墓碑前倾斜立于墓旁。墓碑高95厘米(外露部分),宽56厘米,厚8—16厘米不等;墓碑正面阴刻碑文如下:(见图一)

  公生於嘉定乙亥,娶李氏,長男二貟,享壽五十有三,逝於咸淳丁卯,越明年上元日,殯于仕輩,布草乾兑發龍

  宋故先考判隅知寨(監院公遗記)黄晚公大居士之墓

  坐辛向乙,地靈则人傑,預知桂子蘭孙,繼今當疊有蜚,英聲腾茂,實者孝男,充自實社官,慶嘉慶祥拜手立石

  全文共105字,正文字径7-8厘米,笔迹隽丽洒脱,刚柔并济。字迹除个别稍许模糊外,其余皆清晰可辨,品相相当完好。

  这是什么年代的墓碑、墓葬呢据随行的临桂文物专家介绍,从墓碑的纹饰特征来看,该碑雕工精细,端庄华丽,碑上雕刻的菊花纹,卷枝纹,鼓钉纹,为宋代器物所常见,特别是碑脚雕饰的鼓钉纹也是在宋代才开始流行。而从碑文的行文格式看,碑文共六行,直书,上款两行,下款两行,特别是正文也是两行,左右分书,与目前国内发现的多数宋代墓碑碑文正文左右分书的书写格式基本相同。另外从墓碑的形制来看,墓碑正面为长方形,平顶,背面为浅圆弧形,素面无纹(见图二),与我们常见的明、清墓碑迥异。因此,结合墓碑的内容及碑文的行文格式,碑的形制、纹饰特征来看,此墓碑当属于宋代遗物无疑,距今有近八百年的历史,是一方珍贵罕见的宋代墓葬墓碑。

  至于墓主人的身份,文史专家说,对于“知寨”,一般人可能不了解,但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108好汉之一,在英雄榜中排行第九有“百步穿杨”功夫的花荣,落草前曾是清风寨的副知寨。因此知寨在宋代应该是非常重要的职务。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记载,北宋中叶,“侬智高反,朝廷讨平之。因其疆域,参唐制,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洞,凡五十余所,推其雄长者为首领,籍其民为壮丁,以藩篱内郡,障防外蛮,缓急追集备御,制如官军。其酋皆世袭,分隶诸寨,总隶於提举。左江四寨二提举,右江四寨一提举,寨官,民官也。知寨、主簿各一员,掌诸洞财赋……洞酋虽号知州、县,多服皂白布袍,类里正、户长。参寨官皆横梃,自称某州防遏盗贼。大抵见知寨如里正之於长官,奉提举如卒伍之於主将,视邕管如朝廷,望经略、帅府则如神明。号令风靡,保障隐然。”可见知寨在当时具有节制少数民族地区羁縻州、县、洞的军事职能。

  宋代周去非在其地理学名著《岭外代答》描述说:“环羁縻溪峒,置寨以临之……静江府五县与猺人接境,日兴安、灵川、临桂、义宁、古县。猺人聚落不一,山谷弥远,猺人弥多,尽隶于义宁县桑江寨”。《宋史·职官志》则说:“寨置于险扼控御之处”。即设置在交通要道险峻之处。可见,寨是宋代中央王朝在岭南地区为羁縻少数民族而设立的军事管理机构。而判隅知寨黄晚公很可能就是宋代中央王朝在静江府管辖区域内设置的寨中的一位知寨,至于其所“知”的是哪一个寨,有待进一步考证。

  据文物专家介绍,从全国范围内,目前宋代墓葬的发现并不多见。据统计,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直至海南岛等地区,也就1200座左右,而在岭南地区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该碑应该是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珍贵罕见的宋代知寨墓碑。该碑的发现,填补了国内宋代知寨墓葬实物资料的空白,是宋代中央王朝在广南西路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统治政策的宝贵实物资料,对我们研究宋代桂东北军事城寨的设置状况及政治、经济、民俗文化乃至民族关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