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1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者 李小玲 通讯员 冉俊彪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当你走近她的时候,你会被她的快乐所吸引;当你和她交往的时候,你会被她的热情所感染。她是一名乐于助人,关爱青少年的青年志愿者,在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和发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的世界里,这个美丽的壮族姑娘用平凡的行动去影响他人、感动他人、帮助他人,她如花儿般美丽、如阳光般灿烂、如泉水般清澈酣甜。她是田林县一名普通的个体工商户——冯珏漉。

  1999年高中毕业后 ,冯珏漉便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生涯。2000年,她开了一家手机店,2010年开始又转行经营土特产。她起早贪黑,热情接待每一位消费者,以自己的热情服务感化着顾客。随着时间的积累,经商的经验也渐渐丰富。

  要说起冯珏漉的爱心之旅还得从《为了山里的孩子》说起。2006年,冯珏漉看到一期节目叫做《为了山里的孩子》,里面讲到一个志愿者通过建立QQ群这个平台,呼吁社会上爱心人士来帮助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故事。当看到贫困山区孩子们那渴望读书、渴望被关爱的眼神时,她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她想,自己曾经也和“大山里的孩子”一样贫困,没钱读书,现在自己的家乡也还有很多这样的贫困儿童。当时她善良的内心就在召唤她:为“山里的孩子”做点什么吧,为家乡做点什么吧,为社会做点什么吧!于是,她开始了她的爱心奉献之旅。

  她知道一己之力不足,于是她开始寻找同她一样,有爱心的社会人士。2006年,她创建了“田林爱心助学”群,并担任群管理人员,在群里不断发展爱心人士入伍,并组织相关活动去看望、资助有困难的学生:

  2006年5月至12月,到浪平乡坳亭村看望并资助吴四月同学,该同学现在上初中,并且成绩优秀。

  2006年12月到浪平乡青冈林村小学考察,给小朋友们带去了一些生活和学习用品。

  2006年12月到潞城瑶族乡平板村,看望并资助冯氏姐妹,姐姐现在就读于广州医科大学。这两姐妹是冯珏漉一直给予关怀和部分资助的学生……

  看到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自己的帮助下,通过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冯珏漉开始尝到为他人奉献爱心的甜头。

  2007年冯珏漉又发起成立田林爱心社。该社是一群有爱心的网友自发组织而成的民间群众互助性慈善组织,有组织地针对田林县及周边贫困地区中小学孩子进行帮助。爱心社的所有活动不含任何商业因素,亦不要求得到任何名利的回报,只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为家乡的贫困孩子尽点微薄之力。他们的宗旨是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开展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两年多来,冯珏漉组织该社成员多次深入贫困学校帮助困难学生上学,引来多批爱心人士捐助资金3万多元,捐助课桌椅、书包、衣物等学习生活用品多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学校的面貌。

  “我感到满意是因为看到困难得到缓解,换来了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我觉得做得还不够多,常常在想我还能为‘山里的孩子们’再做点什么呢”在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这一点,她觉得永不满足。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爱心却是可以传递的。2009年,冯珏漉又参与组建了一支爱心队伍——田林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她被一致推荐为协会副会长。她带领协会的青年志愿者们开展各项爱心活动,竭尽所能为孩子们拉赞助。她情系山里困难的孩子和群众,哪里有困难她的心就跟到哪里,她身体力行传递着爱的正能量,欲将她手上的温暖撒向山里的每一个角落。

  从2009年至2013年期间,冯珏漉带领志愿者协会的成员深入浪平乡、百乐乡、八渡瑶族乡等给当地的小学生送新棉被、新鞋子、床架,电脑、课桌、体育器材等,并与当地的孩子们互动交流,和他们打成一片,小朋友们可喜欢这个大姐姐了。每一次开展爱心活动,看着山里那些天真纯朴的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冯珏漉的内心才觉得踏实。

  据冯珏漉回忆,有一次她和志愿者们到八桂瑶族乡谓标村能岭屯送大米、面条、茶油。那个屯非常偏远,那时候还不通车,不通水电,从村里到屯里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他们送去的东西只能用马驮。

  “我也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创业初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我觉得一个人在有难处的时候如果有人帮一把或许就能改变他的一生,所以看到他们过得这么难我就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冯珏漉感慨地说道。

  如今,冯珏漉还在继续她的爱心之旅,帮助困难人群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她没想过要停止前进,仍在努力将温暖和爱心的触角延伸,继续寻找需要帮助的人们。看到孩子们从山里走向外面的世界,看到爱心社和志愿者协会的日益壮大,她笑靥如花。她正迈步走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前沿,在这片土地上挥洒她的青春、她的热血。

  冯珏漉曾经说过:“有爱,就会遍地花开。”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冯珏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爱心奉献的理解,虽然没有惊天动地,却像绵绵春雨滋润着大山学子的心田。如果把一位志愿者当成是一把泥土,众多泥土聚集在一起,就能形成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