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2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赵勇富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读到之处

  赵勇富

  最近,我读了一本让我感悟很深、受益匪浅的书——《广西科技发展史》(1949-2000年)《上下册》。这部史书由覃尚文、覃树权、王同良、万辅彬四位退休老同志共同担任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专业性和资料性很强的科技史读物。全书180多万字,收录有700多幅图片,图文并茂,有史有论,简洁易懂。内容涵盖工业、农业、能源、机械制造及工程技术等科技领域的各个方面,记述了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广西科技发展的光辉历程及巨大成就,对半个世纪以来广西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技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为科技工作者和读者了解广西科技史搭建了方便的桥梁。

  该书是第一部以翔实丰富的资料全面介绍广西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纪实之作。这部力作把广西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分为恢复发展、曲折发展、持续快速发展三个时期,对各个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指导思想、政策决策、事件活动、丰硕成果、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的内外因素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做了详细的介绍、论证和分析。第一次以令人信服的史料和证据,系统论述了广西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曲折经历和发展脉络,基本勾勒出当代广西科技发展史的轮廓,其间渗透了作者对编史观念和科技发展观念的全新理解。由此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当代广西科学技术系统演化的历史进程。

  该书是一部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史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之作。全书概括准确、立论坚实,其最大的特点是把广西科技的发展置于全国现代科技发展史的背景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与理论思考。既系统梳理各个时期广西各行业科学技术所发生的变化和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发明、发现与创造,又客观分析受地域、历史原因的制约,广西科学技术与全国先进省市区存在的差距,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既反映了当代广西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特点,又揭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转折和科学观念的重大变革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带给我们全新、开阔的视野。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或新的研究方法,主要吸收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分析方法及新的理论成果,交叉与整体研究相结合,对一些重大问题及专题进行深入思考。在综合研究、专题研究、学科史研究、史料收集整理等方面均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的进展,不仅有助于将科技发展研究引向深入,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该书是一部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科学精神和学者情怀的耕耘之作。一方面,这部广西科技发展史,真实记录了壮乡儿女探索规律、追求真理的历史,清晰地展示出当代广西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本书由一批离退休专家、学者、教授和新老科技工作者历时8年潜心撰著而成。他们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对所从事的专业有着深厚情感和高度责任心。

  本书第一主编覃尚文研究员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退休老同志,担任过《广西宣传》的副总编辑。作为编辑团队的主心骨,他从70岁开始编书到80岁完成,累倒住院还在过问该书的付梓出版。当耄耋高龄的他亲手把一套崭新的《广西科技发展史》送到我的办公室,令我无比感动,由衷敬佩。主编之一万辅彬教授是我的老师,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是中国科技史界的少数民族科技史专家,承担了为该书审定把关的大量工作。一群退休多年平均年龄超过73岁的老同志,克服诸多困难,亲自收集、整理、荟萃、研究,几易其稿,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完成此力作,其精神难能可贵。他们为学术坚韧不拔、奋斗不止的精神,为广大学者、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值得我们学习、敬仰!

  阅读《广西科技发展史》,不仅让我对广西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有了最基本的认识,让我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魅力,同时也读到了广西广大科学工作者许多不为名利、辛勤耕耘、不为人知的动人事迹和感人故事,对他们在勇攀科学高峰的道路上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大胆探索的精神有了深切的感受。

  《广西科技发展史》对广西科技领域的影响和读者的启迪必将深刻而久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