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讯 宜州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突出科技带动、品牌创建驱动,加快特色农业转型步伐,进一步托起群众致富新希望。目前,全市共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7家,专业合作社232家;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240元,同比增长8%。
怀远镇白斗村杨家屯农民袁虎城在农业部门资助下,建起了标准化蔬菜生产大棚。眼下,虽然正值隆冬时节和持续低温雨水天气,但是他家温室大棚内的蔬菜却长势喜人,不受影响,可以在春节期间上市卖个好价钱。
近年来,宜州市将“设施化生产、生态化经营、产业化推动”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来抓,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绿肥还田腐熟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机械化深耕细作技术、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新技术,并派出乡镇、部门农机人员和农技骨干进村入户,与农户结对子、点对点进行帮扶。
宜州市还着眼于农产品品牌创建,依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桑蚕产业协会以及各类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平台,以村屯为单位组织合作社,联合生产、统一管理,力求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品牌化营销,从而保证其产品质量。加强对优势农产品全面推行品牌化营销,努力达到统一品牌标识,以质取胜,并积极引导本地商户尝试利用“互联网+”模式,通过电商渠道拓展市场,延长产业链条。
同时,加快特色农业转型步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努力将下枧河风光带和一批现代特色农业鲜明的休闲农庄打造成乡村旅游精品,并采取措施,实施旅游业贷款担保基金管理创新,推进休闲农庄发展,对休闲农庄给予财政贷款优惠和建设方面的扶持照顾,形成了以点带面的绿色格局,使农业特色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易宏高)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宜州市]两会专访市委书记周飞:建设“中国丝绸新都”
广西人大代表、中共宜州市委书记周飞在广西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介绍,宜州的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已连续10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宜州市将全力打造“中国丝绸新都”。 【详细】
[宜州市]世界银行专家到宜州考察扶贫项目
1月19日至20日,世界银行咨询专家、农业经济学家约瑟夫·恩尼斯特贝尔格先生,带领世界银行贷款广西贫困片区农村扶贫试点示范项目考察团到宜州市开展扶贫项目考察。宜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梁宁参加项目汇报反馈会并陪同考察 【详细】
[宜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
2015年,宜州市坚持稳中求进,重构提质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攻坚,狠抓落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详细】
玉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成效突显 农民人均纯收入首破万元
日前,记者从玉林市农委获悉,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10000元。这得益于我市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着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农业新型产业体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详细】
[宜州市]适应新常态各项县域事业稳步发展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宜州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同比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亿元,同比增长8%;城镇居民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