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2日 来源: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桂林讯 (记者/李春生 通讯员/蒋桂斌 赵忠洪)汉唐风格的建筑,干净整洁的街道……外出两年的王琳琳回到老家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时,差点认不出来。2013年,桂林市提出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在11个县和部分城区每年选择一个乡镇,由县(区)委书记负责联系重点推进。到今年,包括会仙镇在内,这项被称为“书记工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完成两批28个示范乡镇建设,目前第三批16个示范乡镇正有序推进。

  桂林市委主要领导介绍,桂林市县区数量多、城镇化难度大,城镇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实施“书记工程”以来,该市城镇化率年平均增长1.15个百分点,高于自治区0.06个百分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书记工程”首先从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入手,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各示范乡镇重点推进道路、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垃圾处理设施、文化中心、供水供电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造和提升,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吸引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以会仙镇为例,该镇镇区新增幼儿园6家、公租房118套,新建1座镇中心卫生院综合业务楼……镇区人口由5000多人增至1.1万人。

  “书记工程”突出产业支撑,有力推进了产城融合。各示范乡镇立足本地实际,每个乡镇都明确1-2个主导产业,实现“一镇一品”“一镇一业”,培育了一批新型工业强镇、商贸物流重镇、旅游休闲名镇和特色农业大镇。如红提是资源县中峰镇的特色产业,6万亩砂糖橘是荔浦县修仁镇最显著的标志,如今,一个成了“红提之乡”,一个成了“中国砂糖橘名镇”;漓江沿岸的雁山区草坪镇则专心做活旅游文章,去年游客接待量增长50%。

  传承历史文化,实施桂北民居风貌改造,“书记工程”让桂北大地涌现出一批特色名镇。各示范乡镇将自然环境、历史底蕴、文化背景、产业发展等要素融合在一起,凸显独特的城镇风貌和建筑风格,避免“千镇一面”。灵川县大圩镇、阳朔县兴坪镇是漓江东岸有名的古镇,两个乡镇在示范乡镇建设中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特有的桂北民居、岭南风情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主街道立面改造设计采用地方木建筑、骑楼建筑特色,在规划理念上融入了吊脚楼、翘檐和窗花等当地历史文化元素……如今,走入桂林的乡镇,处处“白墙青瓦、木窗翘檐”,各具特色的桂北风貌民居美不胜收。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