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谢彩文 韦志明 陈琼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顺流而下的漂浮物,长年累月堆积在大坝拦栅前,厚得人可以在上面行走,“老”得像“浮岛”长出的绿色植物——这是水力发电厂常见的痼疾。

  如今,在广西乐滩水电厂,这些讨厌的垃圾不见了踪影。

  今年5月下旬入汛以来,乐滩水电厂组织专门人力,利用专用机械,清除坝前漂浮物。截至8月底统计,3个月共捞污约5500吨,实现多发电5500万千瓦时。会算账的乐滩人真乐了:多捞一吨垃圾,就多“捞”一万度电啊!

  记者9月17日来到乐滩大坝,看到进水口水清流畅。电厂技术人员向记者解释:以前坝前漂浮物堆积严重,最多时厚达四五米;现在使用清污抓斗和清污船随时清除,减少了水头损失,增加了发电量;按相同过流量计算,3个月多发电5500万千瓦时,多得售电收入1000多万元;粗略比较清污投入与多发电增收的数值,投入产出比高达一比几十,经济效益可观。

  技术人员还介绍,随时清污,更重要的是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防止木头等异物进入转轮室造成事故;同时也解除漂浮物对下游电站的再威胁,社会效益明显。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经过坝前河面拦污排和进水口拦污栅两道“防线”,水面清污船和坝上清污抓斗两道清捞,下游河面再也看不到漂浮物,清澈水流穿行在青山绿林间,令人心旷神怡;沿江居民普遍以越来越洁净的红水河水作生活用水,生态效益喜人。

  现场还可以看到,乐滩大坝打捞起来的漂浮物,主要是木头、竹子、杂草和生活垃圾,被集中运到固定的垃圾场,经自然干燥后,大部分成了当地农民喜欢的薪柴,余下的小部分经焚烧处理后,又成为农民喜欢的农家肥。

  垃圾场上,一位农民一边把干柴和灰渣往手扶拖拉机上装,一边乐呵呵地说:垃圾捞得好——电厂多发电有钱“捞”,我们得柴烧、得肥用,也有“捞”啊!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