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2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蒋 林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尊敬的客人,你们好!我叫徐全发,是阳朔县阳朔镇木山村人。我是打鱼的,养了6只鱼鹰,每天晚上我都要和鱼鹰一起去打鱼,点起油灯,大家就叫它漓江渔火。听说很多客人都喜欢看渔火,说是比天上的星星还要美,多谢你们的称赞,明天欢迎你们到我家喝酒、吃鱼……”从小就喜欢唱山歌的徐全发,自从2004年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正式在阳朔东街演出,就多了一份报幕员的工作。说到这份已经替代了他几十年农耕劳作的“报幕员”工作时,徐全发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因为他获得这份工作可是经过张艺谋等大导演层层挑选而来的。他向记者说:“我们父子俩都参加了演出,平均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纯收入。”

  据了解,木山村的村民像徐全发这样在《印象·刘三姐》中担任群众演员的就有200多名,人们称该村为“演员村”。每晚,大家都在剧中担任点渔火、拉红绸、举旗子等工作,参加演出的每个演员一年可获得约4000元至6000元的收入,多的可达到上万元,剧中亮相的那些水牛,每个月也可领到300元的“出场费”。《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公演以来,已实现票房收入近2亿元,上交税费760多万元。《印象·刘三姐》公演前全县酒店仅6000张床位,现在发展到1.4万张,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产值从4亿元跃升到目前的9.8亿元。据说,在旺季时节,阳朔县城的漓江啤酒鱼大排档平均每天每户的收入可超过两万元。

  这种通过以当地的民间文化为典型,运用民间资本运作文化产业,达到文化项目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正是广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致富”系统工程里提出的五种典型模式之一:“阳朔模式”。

  “刘三姐”的动人歌声唱出了阳朔县的农民们在家门口演出致富的新道路,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文化致富的冲击力!《印象·刘三姐》不仅带动了旅游、餐饮、宾馆、房地产和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为更多的村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引领更多的村民走向了文化致富的道路。在《印象·刘三姐》这一文化产业龙头带动下,阳朔县广大个体工商户和乡村艺术家纷纷以西街旅游文化和乡村旅游文化为载体,广泛开展制作经营绘画、画扇、绣球、竹木雕刻等民间文化艺术品活动。

  大榕树景区的高田镇农民充分利用“刘三姐”这一文化资源优势,绣球生产量连年攀升,成为中外游客到阳朔必购的文化产品之一;高田镇历村率先推出居民旅游后,几乎家家开旅馆,人人做导游,仅此一项人均年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该镇访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竹木雕刻工艺品生产,年生产竹木雕刻工艺品1.1万件,不但远销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而且在东南亚等地也大受欢迎,人均增收1500元。最具代表性的福利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该镇农民赵桥发的画扇作坊接到的大多是国外订单,一批订单动辄上万把,每把加工费为12元。全村已有200多家字画作坊,成为“画扇村”。整个村里,随处可见正在晾晒和装裱的画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文化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对于村民来说,的确是一条文化致富的好路子。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