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2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莫艳萍 潘 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01年11月,南宁市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利用集成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将110报警服务台、119火警台、120急救中心、122交通事故报警台、12345市长公开电话、防洪、防震、防空以及水、电、气等公共事业应急救助服务纳入了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构建了全国首创的“统一接警、统一处警、联合行动、快速响应”的应急联动体制和机制,实现了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向公众提供紧急救助服务,形成了我国应急联动体系的一大特色。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由计算机骨干网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无线移动数据传输系统及应用软件、有线通信系统、车辆定位系统、图像监控及大屏幕显示系统、语音记录子系统、卫星现场图像实时传送子系统、联动中心安全系统、无人值守机房集中监控系统、其他相关配套系统和市长公开电话网络系统共15个子系统构成。

  系统覆盖南宁市共10029平方千米范围,在GIS地理信息系统(全市100多万门有线电话报警时,该系统可显示报警人的位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显示警力分布情况)和计算机等辅助下,24小时受理市民的报警和求助电话。

  系统可对现场的公安、交警、消防和救护等资源进行指挥、控制、调度,帮助处警调度员选择最佳的资源,对事件做出最快速的反应;通过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可与现场人员进行语音、资料、图像的双向传送。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立之前,4个警种(110、120、122、119)的接警能力比较低,每天接听报警求助电话不到1000个;电话难拨打,而且往往难以高效地获得多警种和多政府资源提供的应急求助服务,群众无法及时获得所需的帮助。

  应急系统启动后,每天接听报警求助电话高达5000多个,最多时达7000多个,市民只要拨打110、120、119、122这4个特服号码中的任何一个,应急联动系统即可一次性地调动各个相关的政府资源对市民实施应急求助,系统处理能力提高5倍以上。

  据统计,从2002年5月1日正式运行以来,日平均达5700多个电话,比项目建设前增长了470%,每月平均超过17万个。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