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9月27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莫小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世纪之交,河池农村流行这样一句话——政府发动种的,谁种谁亏,政府不叫种的,谁种谁赚。这句话似乎说过了头,但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透露出部分群众对行政干预的抵触情绪。

    上世纪90年代,河池农民开始挣脱“小打小闹,自给自足”的桎梏,尝试连片开发和大规模种养,冒出一批批种养大户。在政府的组织实施下,现代农业运作方式开始出现,河池有了糖蔗、桑蚕、板栗、八角、香猪、黑山羊等特色农业,带动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在嬗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画面:桑农因为蚕茧价浅而挖掉桑树,田里红透的西红柿价跌至几分钱仍无人问津,农户含泪把好端端的生姜倒入河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一些地方种什么种多少,由党委政府说了算,而忽视了市场的要求和变化;只注意发动种养,往往在技术和加工、销售的环节上,没有服务或服务不到位。可以说,那时的规模种养过多受制于行政干预,直接导致农民远离市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众所周知,河池的农产品品质优越,特色突出。上世纪90年代,除开糖蔗、山野葡萄、长寿食品之外,普遍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有些企业想进驻,又担心没有原料基地,只好观望等待。最明显的例子是,宜州早巳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有名的桑蚕基地,但5年前依然没有一家像样的缫丝厂;外地企业想到河池做葡萄酒业,却担心厂子吃不饱。

    河池新一届领导班子发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症状”,在市第一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梁胜利提出,决不能重工轻农,在调整结构时要工农并举,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以市场化手段经营农业。

    过去四年,河池各级党委、政府抓农业的角色在变,观念更新。在发动农民种养时,党委、政府不再搞强迫命令,下不切实际的指标定任务,从指挥官转换成为引导者和服务员的角色,真心提供资金、技术、优良品种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质服务。由于农民离市场越来越近,完全自主选择种养项目和规模。

    没有原料生产基地,就不能有农业龙头企业。绎过4年苦心经营,目前我市巳建立了蚕茧、甘蔗,毛葡萄等8大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建成农产品基地124万亩,其中已建成桑蚕基地近45万亩,桑园面积、鲜茧产量和质量都排在全广西第一位。农业“名片”亮出来,引来了57家投资规模和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累计投资总额达18亿元。

    10多家缫丝厂接踵而来,落户河池,让桑农在家门口就能价比三家,根本不担心被人暗中压价;18家加工企业争“食”巴马、环江香猪,养殖户圈内香猪尚来长成,就有人预定了;安徽华泰集团在东兰投资兴建华海食品公司,保价收购让农民吃上放心丸。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以优势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特色化生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实现了农、工、商一体化,农民从生产环节上获利,还可以从企业加工、销售环节上得到利益返还,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效益的最大化,据统计,去年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36家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22.21万人,带动农户户均纯收入3207元。

    观念一变新事多。目前,全市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7个,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农户单家独户解决不了的技术和销售问题,直接带动农户3.1万户,帮助会员实现销售收入8292万元,增加农民3065万元,协会会员人均增收225元。

    毫无疑问,过去4年是河池325万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水、电、路大变;灶台在变,钱袋子也胀了不少。2005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27元,其中十大农业新兴优势产业总产值达71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75%;总收入4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年的77.8%。

    如今政府在河池农民中的信誉度在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说,要想有奔头,还得跟政府走!

                                                           编辑:木偶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