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8日 来源:左江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关于崇左市糖业产业“二次创业”的调研报告

  崇左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蓝大煌

  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市糖业实施“二次创业”进展情况,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4月2日至16日、5月6日至11日和5月21日至24日,分别对我市蔗糖业实施“二次创业”的工作和外省糖业的产业化发展、原糖储运、加工等经验及做法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糖业“二次创业”总体情况

  (一)原料蔗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增长,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我市充分利用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大力推动糖业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料蔗和蔗糖生产地级市,食糖产量分别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和全国的五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糖都”。

  (二)糖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成为我市特色主导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全市共有7家制糖企业集团、15家糖厂,总日压榨能力为20.4万吨,约占广西的40%,其中洋浦南华糖业集团东门糖厂生产规模和产糖量均列全国第一位。全市所有糖业企业集团都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产品销售顺畅,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地,经济效益显著。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升了糖业产出效益,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增加了农户收入。坚持创新驱动,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建设模式,“政府+制糖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公司)+农户”等创新模式愈发成熟,全市甘蔗种植涉及农民28.71万户132.43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67.7%,占农民年收入的60%左右。

  二、我市糖业“二次创业”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抢抓机遇,不断夯实甘蔗“双高”基地“第一车间”基础。为确保基地建设质量,我市坚持实行提前半年安排下一年度工作的惯例,让各县(市、区)有足够的时间谋划工作,使“双高”基地建设一年比一年抓得主动,有效推进了各年度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任务的落实。

  (二)鼓励引导,全力攻坚制糖企业战略重组。建立崇左市制糖企业战略重组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印发《崇左市加快推进制糖企业战略重组实施方案》(崇政办发〔2017〕23号),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中粮、东亚等市内优势制糖企业参加并购重组,努力做大做强市内制糖企业。

  (三)着眼长远,着力延伸蔗糖全产业链开发。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制糖、生物质发电、造纸、酒精为主的第一产业链,以酵母、酵母抽提物、味精、焦糖色素为主的第二产业链,以精制糖、糖果、饮料为主的第三产业链,以生物肥、蔗叶蔗梢、饲料加工、畜牧养殖为主的第四产业链,通过发展糖业循环经济,提升了产业综合竞争力。

  三、目前我市糖业“二次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原料蔗种植生产成本高。80%以上的“双高”基地还是按一、二、三类地重新分到各家各户种植,甘蔗生产仍然还是小规模经营的状态,传统的种植和管理模式制约产量提高;机械化程度低、农资费用上涨、蔗种费用高、土地成本上涨等因素,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二)甘蔗品种品质退化,含糖量低,糖企生产效益不高。由于受气候、土壤、品种以及种植管理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影响,造成我市甘蔗糖分不高,企业制糖成本增加,加上食糖价格的下跌,企业利润和糖业税收同比减少。

  (三)“双高”基地建设标准有待提高。除存在部分“双高”基地建设未达到标准要求外,各县市(区)还存在前期工作经费紧缺,项目推进缓慢,部分项目未进行验收,资金拨付率低等困难。

  (四)糖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品牌效应不强。一是广西中国糖业产业园规划建设进度有待加强;二是综合开发和深加工产品不多,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三是产业集群发展意识不强,糖业资源整合度不高。

  四、我国北方快速发展的甜菜糖产业对我市的参考与启示

  经过10几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努力,北方甜菜农户田间作业由传统种植习惯逐渐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种植方式转变,种植效率有较大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新疆中粮糖业为例,北方甜菜糖产业发展对我市的参考与启示:

  (一)完善订单农业管理,确保原料基地的稳定。制糖企业与种植大户建立中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完善的订单农业,形成稳定的原料供应体系。

  (二)建立制糖企业与种植农户为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机制。目前,我市甘蔗种植业是政府主导、企业收购、农户种植模式,虽然政府和企业对农户也进行相应的指导服务,但三方合作不够紧密,效果不够明显。

  (三)目前新疆中粮糖业生产的甜菜糖出厂成本已经低于甘蔗糖12%左右,竞争力和经营业绩大幅度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原料种植“第一车间”的规模化、机械化等现代农业专业化作业,播种、收割等环节全程机械化,节省大量人工成本。我市应尽快探索出一条现代糖业创新发展之路,把种传统的种植优势推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优势。

  五、沿海地区进口原糖加工项目对我市蔗糖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区外沿海地区新增进口原糖加工项目发展很快,主要分布在渤海湾地区的山东、河北、辽宁三省。经过实地调研,我们认为区外沿海地区新增进口原糖加工项目对我市蔗糖业及其产业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一)市场销售受到冲击。区外沿海地区新增进口原糖加工项目原糖来源于澳大利亚、巴西、古巴、泰国等国外主要产糖国,目前已形成年加工原糖40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利用仓储设施,获取国储资格和期货交割资格,在产品销售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二)综合竞争能力下降。北方糖业加工项目以产、贸、销一体化模式,原糖加工企业在产销方面模式先进、成熟,市场竞争力强,对我市糖企产销形成了竞争优势态势。

  (三)资金投入压力增大。一是全世界每年用于国际贸易的糖总量约6000万吨,占总产量的1/3,其中2000万吨受政府双边协议支配,4000万吨真正在国际市场上流通。低成本的进口原糖对我市糖企成本控制造成很大压力。二是随着北方甜菜种植以现代农业模式快速发展和北方沿海糖企进口原糖加工的快速增加,我市制糖企业必须加大技改投入力度。

  六、对我市蔗糖产业下一步发展思路与对策的建议

  (一)加快推进“双高”基地建设,提升糖料蔗“四化”水平。狠抓“第一生产车间”,加强土地整治、水利化工程建设的管护和资金管理,加快推进优质高产糖料蔗基地建设。

  (二)依托高效农业管理技术,打造糖料蔗综合市场与服务体系。培育从事社会化农业服务的专业化组织,构建糖料蔗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糖料蔗种植经营和管理等成本。

  (三)转变经营方式,由传统的分散粗放经营向现代的集约经营。通过“土地入股,并户联营;跨屯并地,农户联营;农民合作社+农户经营;农业龙头企业租赁经营;制糖企业+基地+农户经营;专业种植大户经营”等模式推进经营规模化,实现农户、企业共同受益。

  (四)合理调整甘蔗品种结构加快甘蔗良种繁育推广。解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使用难题,实施甘蔗新品种区域选育,加快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应用,努力改善我市蔗区目前甘蔗品种品质退化、优良品种单一的局面。

  (五)积极配合自治区出台广西“糖法”。通过立法规范糖业生产经营,维护蔗农和制糖企业合法权益,对糖业产业规划和政策扶持、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六)加快建设蔗糖产业特色产业园区,提升我市制糖加工水平。加强关联企业的引进与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形成糖业循环产业园,有效推动和引导制糖企业发展。

  (七)推动蔗糖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糖料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把我市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绿色“糖都”。

  (八)深化糖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蔗糖企业战略重组的步伐,鼓励和引导中粮糖业、崇左东亚等优势蔗糖企业参加并购重组,引导优势资源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莫晓遥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