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2日 来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文/民建广西区委会“生态教育移民”课题研究组【黄剑黎(《中国-东盟博览》杂志资深记者、硕士、民建广西区委会会员);钱学明(民建广西区委会主委、全国政协委员;高斌(民建广西区委会副秘书长、社会服务部部长)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的贫困落后原因复杂,其中不少大石山区农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技术,仍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劳作,只有单纯的掠夺自然资源换取温饱问题,人畜饮水困难;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至今仍然处于特困状态,大部分居住在大石山区的农民,没有固定收入,遇上自然灾害,生存状态堪忧。而现有的生态移民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田阳县为例,通过考察、调研、分析、总结,得出的解决对策。移走人,还原自然生态系统,减轻生态压力,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功能,实现生态恢复重建的目标;把生态建设的费用转移到移民后代的教育身上,提高文化水平,从而使一份投入获得生态建设与促进教育的双重效益;通过教育移民,提高就业能力,可进一步反哺移出大石山区移民家庭和区域的社会与经济建设。三者的结合,就是一举三得,即恢复了生态,提高了就业能力,还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广西大石山区 生态教育移民 对策研究

  一、“生态移民”的定义及其意义

  ㈠生态移民的定义

  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如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的大规模移民。三江之源是中国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地,对广大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生态屏障作用,可是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个地区生态的退化。因此,必须采取自然修复的办法,将当地居民移往他处。

  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因水土资源不断流失而呈现“石漠化”(石质荒漠化)现象,当地人民失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而不得不迁往他乡。

  ㈡生态移民的意义

  ⑴遏制环境石漠化加剧的需要。我国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40.7%的国土面积处在岩溶地区(俗称“大石山区”),面积达32.84万平方公里,其中6.69万平方公里已经石漠化。三省(区)共有109个贫困县,其中73个分布在石漠化地区,农民年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由于石漠化,他们无法维持基本口粮,饮水也有困难。这一地区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过快、森林乱砍滥伐、不合理利用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成为石漠化加剧的重要助推力。据中国工程院测算,石漠化的推进速度是25年翻一番,若不及时治理,百年之内,三省(区)将有一半国土成为石漠化。

  ⑵改变极端恶劣生存环境需要。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通过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解决生态退化和农牧民生活困难的最佳选择。生活在高寒山区,人均耕地在0.1亩以下,旱涝灾害严重,不通公路不通电,上学、就医、饮水困难,生存环境极端恶劣,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靠传统扶持无法使大山农村移民脱贫致富。

  二、广西大石山区“生态移民”现有开发模式及弊端

  ㈠广西大石山区“生态移民”现有开发模式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县、西林县、田阳县为例,剖析“生态移民”的现有开发模式。

  隆林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貌结构为山地地形,山高沟深,西南面高,东北面低,呈西南向东北倾斜之势,全县总面积3593平方公里,其中石山面积2201平方公里,泥山面积1349平方公里;总人口391472人(城镇人口28188人、农村人口363284人),全县耕地总面积750825亩,人均耕地面积0.915亩,素有“地无三里平”和“五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南部各乡镇石山区石漠化严重,生态破坏总面积30255亩,濒临破坏面积3025亩。

  西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以土山为主,土壤以山地红壤为重,全县土地总面积2963平方公里,总人口154047人(城镇人口13520人、农村人口140527人),全县耕地总面积355774亩,人均耕地面积2.8亩,境内各乡镇石山区石漠化严重,生态破坏总面积1276亩,濒临破坏面积2438亩。

  田阳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河谷中部,县城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200多公里,距百色市38公里,由南部石山区、北部土山区、右江河谷平原三类不同区域组成。全县土地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总人口348222人(城镇人口41901人、农村人口306321人),全县耕地总面积563442亩,人均耕地面积1.6亩,境内各乡镇石山区石漠化严重,生态破坏总面积738000亩,濒临破坏面积200000亩。

  截止2010年12月31日,隆林县总移民18893人(尚需移民40731人),西林县总移民19388人(尚需移民12770人),田阳县总移民14213人(尚需移民4731人)。

  ㈡广西大石山区“生态移民”现有模式弊端

  广西大石山区面临着农民脱贫致富和保护生态环境双重压力,唯一的出路就是移民。

  传统的移民办法是在山外找个地方,建好房子,让大石山区的的农民搬迁到山外生活,进行异地搬迁或投亲靠友。由于移民数量大、项目资金少、安置点耕地不足、遗留问题多,基础设施薄弱,引发很多问题,移民返迁率高、返贫程度高,给社会稳定带来很大压力。

  这种移民模式有三个硬伤:

  1、农民性质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大石山区的农民搬到山外,是从农村到农村,赖以生存发展的还是农业,农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基本没有改变,也就是说,“三农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由于移民的迁入和人口的大幅度增加,而移民本身的农民性质没有改变,移民经济基础差,仍使用木材生火做饭和取暖,新移民的土地中的原生自然植被逐渐消失,大面积的天然植被却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又面临新的压力。

  2、农民脱贫致富缺乏基本条件

  山外条件好的地方早被当地农民耕种,所谓好的地方只是相对大石山区而言,因此,他们移民之后,还是生活在比大部分农村地区都要差的地方,要脱贫致富仍然非常困难。政府进行生态移民的开发,发展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进行自给性生产,跳不出“开荒种粮吃饱肚子”的框框,影响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将无法解决,也使移民区难以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

  3、农民背井离乡返贫返迁率高

  由于移民目的地不太可能有大面积空置土地,大石山区移民很难整体安置,只能把村屯拆散后分别安置在不同地方,背井离乡的感觉强烈,移民返贫率、返迁率平均达20%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石山区“生态移民”的目的,基本是围绕解决温饱的目标而设计的;由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无论从物质到精神,大石山区的移民在新家缺乏安居乐业的感觉,因此,部分移民宁愿条件差一点,也要搬回山里居住。

  三、广西大石山区“生态教育移民”是移民开发模式的新创举

  ㈠“生态教育移民”的定义

  生态教育移民就是通过将边远地区农民的孩子集中到县城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就读,让这些孩子能在县城优越环境中学习、成长,使他们学到知识和技术,让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在求学过程中改变,长大以后有强烈的留城愿望,并具有在城市生存的技能,从而改变这些孩子乃至家庭的命运。

  ㈡“生态教育移民”的意义

  通过教育,让山区孩子从小在县城优越环境中学习成长,让他们学到知识和技术,让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在求学中改变,长大以后有强烈的留城愿望,并具有在城市生存的技能,实现“帮扶一个孩子,改变一家命运”的目的,逐步带动搬迁,逐步实现城镇化,最终实现教育移民的效果。生态教育移民就是将贫困山区的青少年通过异地教育途径迁出,从而实现集保护(建设)生态、摆脱贫困、发展教育为一体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从生存角度看,移民的优先序为:生态→生计→教育;

  从发展角度看,移民的优先序为:生计→生态→教育;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移民的优先序为:教育→生态→生计。

  生态教育移民是从根本上减轻贫困山区生态、人口、生计(经济)压力的措施,也是“以人为本”的科教兴国战略选择和“尊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㈢“生态教育移民”的举措

  1、突破传统“生态移民”开发模式,汇聚“生态教育移民”精髓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教育移民是一项重大的惠民政策,也是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的举措。民建广西区委会针对大石山区村屯就地扶贫和易地扶贫措施成效甚微的状况,大胆提出“扶贫先扶智”的“教育扶贫”新思路,系统提出把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的边远贫困村屯的农村孩子,迁移到教学条件相对优越的城镇集中就学,与城镇的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通过努力,改变自身命运,进而改变整个家庭、甚至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

  2、多方联动,重点示范,打造“生态教育移民”特色教学新模式

  ⑴开发“生态教育移民”重点示范班级。

  2009年9月,民建广西区委会筹集资金10万元,予以每名学生每年补助2000元,在西林县西林中学开展首个“生态教育移民试点班”,首期招生50名学生,本项项目命名为“思源工程—生态教育移民扬帆班”,寓意山区的孩子从此可以扬帆远航了。2010年9月,隆林二中、田阳中学“思源工程—生态教育移民扬帆班”相继成立。

  ⑵构建“生态教育移民”项目领导机构。

  为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民建广西区委会提请各县县委统战部部长(副部长)领导担任组长,县教育局局长(副局长)、学校校长担任副组长,学校教导主任、班主任担任组员,组成“生态教育移民”领导小组。

  ⑶落实“生态教育移民”学生录取计划。

  一是调查摸底,严格把关:由示范学校会同乡镇统战委员到大石山区各小学确定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报领导小组审批;

  二是确定指标,做好准备:由县委统战部牵头,与教育局、乡镇学校一起做好录取指标分配,做好教师、教室、学生宿舍的准备工作;

  三是确定名单,安排入学:初考成绩明确后,将符合条件的学生按照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前50名,发放录取通知,确保录取的学生到位就读。录取的学生来源必须是交通相对闭塞、经济相对落后、家庭生活贫困的偏远大石山区村屯的农民子女学生。

  ⑷构建“生态教育移民”班级管理模式。

  一是挑选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思源工程—生态教育移民扬帆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是按照“思想上严要求、学习上高标准、生活上不特殊”的原则,在日常管理、常规考核、参加各种活动方面与其他班级同学同等运行,鼓励创新和个性特色;

  三是双休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成立如篮球、乒乓球、跳绳、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科学实验、天文观测、课外阅读等各类兴趣小组,丰富学生假日生活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⑸推动“生态教育移民”教学管理模式。

  一是确定“思源工程—生态教育移民扬帆班”教学培养目标,对每个学科的教学实施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确保各学科均衡发展和班级整体提高;

  二是制定“思源工程—生态教育移民扬帆班”教学工作计划和每个学科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检查、教学改善方案,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教学任务有效完成;

  三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的短板,积极开展“英语角”活动,组织英语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提高学生口语和听力水平;

  四是推进实施高校课堂,加强“生态教育移民”教学研究课题,积极开展教学特色模式研究;

  五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状况,建立“思源工程—生态教育移民扬帆班”学生成长档案,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激励进步,鞭策后进,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六是组织“思源工程—生态教育移民扬帆班”专题教育,让学生了解“扬帆班”的背景和意义,对学生进行感恩、励志教育,激发学生自信、自尊、自立、自强,学会做人和做事,健全人格和品行;

  七是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大石山区的孩子因特殊家庭背景,容易产生缺乏自信、孤僻冷漠、自卑封闭等心理状态,学校专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心理辅导师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和积极疏导;

  八是抓好后勤保障和资助经费管理,学校安排安装有多媒体、闭路电视、电风扇等设备的教室给“扬帆班”使用,有计划的逐步改善学习和住宿条件,项目拨给“扬帆班”的助学金实行专人负责、按月发放,确保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支出;

  九是定期向主管部门和帮扶机构汇报“扬帆班”办学情况,以“校信通”、“家长联系卡”等方式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成长情况,确保学校和家长的有效配合。

  四、“生态教育移民”效果分析和存在弊端

  ㈠“生态教育移民”效果分析

  1、“生态教育移民”模式可操行强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田阳县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民建广西区委会于2009年开始实施“生态教育移民”项目的试验。

  民建广西区委会2009年筹集10万元在革命老区百色市西林县招收50名大石山区学生进入“生态教育移民”班读初中。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刻苦,班风良好,成绩优异,无论学生个人还是班级集体,都表现出很强的上进心和适应能力。

  民建广西区委的试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生态教育移民”项目得到民建中央、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新浪网、欧莱雅(中国)、李宁基金会等等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2010年“生态教育移民”项目从一个县扩大到7个县,共8个班,招收学生400人。从民建广西区委两年来的试验情况看,“生态教育移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生态教育移民”投资小收益大

  ⑴生活补助。经济上,每个孩子每年的生活补助费用约2000元,6年共计投入12000元,就能把一个山里孩子培养成适应城市生活、具有自主就业能力的工业化、城镇化所需要的人才,最终实现全家移民。

  ⑵适当投入。县城具有接收大石山区孩子就读初中的能力。我国人口出生率继续保持低水平,县城的中学逐渐出现不饱和,只要政府适当投入对原有中学加以改扩建(如增加教师、食堂、宿舍),就能接收大石山区的孩子就读初中。

  ⑶减轻压力。在移民目标实现上,山里孩子到县城读书,就已经开始移民,减轻了山区环境压力。经过6年以上的城里学习生活后,不仅这些孩子不会再回到山里生活,他们还有能力逐步将家里人接到城里生活,实现全家移民,在城里安居乐业。

  ⑷初中实施。

  一是经过“两基”攻坚后,目前山区基本能够满足小学教育需求;

  二是初中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年纪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宜远离家庭和父母,初中生已经初步具有法律责任能力,从初中开始将学生转到县城接受优质教育,对他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在城市生活工作的习惯和能力的基础显得特别重要。

  三是激励学生从小认真学习,鼓励家长教育孩子好好读书,无论对学生还是家长,走出大山读大学都是很遥远的事情。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开展“生态教育移民”,初中生就能进城生活,走出大山的希望近了很多,对学生、家长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3、“生态教育移民”成效显而易见

  “思源工程—生态教育移民扬帆班”项目实施以来,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田阳县“扬帆班”学生的精神面貌、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明显进步,成为本校“班风正、学风好、进步快”的典型示范班,学习成效显著,社会好评如潮。

  隆林各族自治县二中接纳来自壮、汉、苗三个民族的学生50人;“扬帆班”在2010年至2011年学年度上学期第十七届体育节中,荣获初一年级组板鞋比赛第二名、民族舞第二名、篮球比赛男子组第五名,期末考试年级前50名6人;在第四届(2010年)全国中小学语文能力竞赛中,获初中一年级全国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

  西林县西林中学接纳来自壮、汉、苗、瑶、彝和布依六个民族的学生50人,2009级“扬帆班”学生在2011年上期其中考试中,在全年级成绩排前10名有4人,前50名有17人,前100名有23人,2010级“扬帆班”在全年级成绩排前10名有2人,前50名有12人,前100名有27人。

  田阳县初级中学接纳壮、汉两个民族的学生50人,2010级“扬帆班”上学期在全年级其中考试成绩排前10名有4人,前100名有27人;期末考试七个科目,平均分在90分以上5科,及格率达100%6科,优秀率在92%以上5科,总分进入学校前10名2人,前100名25人,总分进入全县前200名27人;在第四届(2010年)全国中小学语文能力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获广西赛区一等奖8人;在学校举行的年级学科知识竞赛中,数学科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英语科特等奖1人、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7人。

  ㈡“生态教育移民”模式尚需不断完善和深入

  1、资金投入不足,受惠规模不广

  仅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田阳县为例,已安置生态教育移民的学生分别为3897人、100人、50人,待安置生态教育移民的学生分别为41416人、954人、1514人。本项目由民建广西区委会通过向社会和会员企业筹集,资金数量有限,受惠学生规模不大,如要彻底加快“生态教育移民”步伐,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拨付专项资金,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倾力支持和参与,才能使在广西所有大石山区的学生真正走出大山,融入社会;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老百姓冷暖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2、学生知识薄弱,加重培养力度

  一是“生态教育移民”学生均来自学习条件比较薄弱的边远山区农村小学,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农村小学缺乏英语教师,基本基本没有开设英语课程,因此来到“扬帆班”后,需要任课教师的英语教学付出极大的时间和精力;

  二是在农村小学养成的随地扔垃圾、说粗口话、翻越围墙等不良行为,彻底纠正需要教师更多的教育,使这些学生克服自卑、孤僻、不合群的心理弱点。

  3、学校配置不足,加大基础设施

  承担“生态教育移民”项目的学校,皆属于广西乃至全国有名的贫困县,财政投入教学的力度不够,与一、二类城市同级学校相比,普遍存在办学基础条件薄弱,校舍严重不足,教学设备配置不齐,师资严重短缺等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对贫困大石山区教育投资,予以更多的的政策倾斜和扶持。

  4、局限中学教育,未来职业堪忧

  鉴于资金有限,目前“思源工程—生态教育移民扬帆班”只针对初中、高中教育,如果没有后续资金提供,即使这些贫困山区的学生考上普通高校(职业学院),也无力继续就读。因此,大石山区孩子的教育需要政府更大的投入,特别是在穷困县,开展职业继续教育,让这些学生获得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成为有技术能力的人,才能彻底改变因经济困难,规避高中毕业就面临失业的风险,真正立足城镇,不再回到山区。

  五、广西大石山区实施“生态教育移民”的长效措施

  ㈠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联动

  民建广西区委会实施的“思源工程—生态教育移民扬帆班”,在广西乃至全国尚属首次,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区党委、政府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反思,出台相应的“生态教育移民”政策,协调民政、移民、扶贫、教育部门在“生态教育移民”上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在财政上予以大力扶持,走出移民、扶贫工作的旧模式,不只是被动输血,更要大力造血,从本质上改变贫困的落后局面。生态教育移民需要区政府建立“扶贫与增智”经济补差政策,平衡由于家庭经济差异导致的教育不公平,使这些地区每一家的孩子都有机会加入教育移民。

  ㈡提升职业教育,造就技能人才

  针对传统移民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民建广西区委经过深入调研后,提出了“生态教育移民”的移民新模式,将大石山区小学毕业生选送到县城读初中,初中毕业后上高中考大学或者读职业技术学院,最后在城里就业。从进入县城读初中到在城里工作,这些山里的孩子至少经过6年的城市学习生活,无论从生活习惯上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已经适应并且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具备在城市谋生能力。他们已从农民成长为工业化、城镇化所需要的人才,不会再回到山里生活。他们在城里成家后,就有条件把父母、亲戚接到城里,从而实现了由农村到城镇、从农民到市民、从农业到工业(服务业)的转变,真正实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目标。因此,大力扶持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把适合条件的大石山区学生全部纳入“扬帆计划”免费培训计划,输送到企业就业,提供工作岗位。

  ㈢推进城镇建设,拉动就业市场

  生态移民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口城镇化。所谓人口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城镇的人口不断增加,城镇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城镇的生活方式不断向乡村扩展、渗透,使得城镇的人口、产值、数量、规模等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人口城镇化就是城镇二、三产业不断向农村扩散和渗透的过程。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合理进行人口布局,使贫困大石山区农民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迁往生存条件较好的地区,从农牧业转向加工、销售等二、三产业,从而促进小城镇的发展,这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与现实选择。

  ㈣运用市场手段,推动教育移民

  实现自发移民、企业参与移民、政府资助移民的良好局面。在政府政策支持下,鼓励企业参与和组织生态教育移民,对于投资建设学校的企业,实行“贷款扶持、投资援助、技术援助、土地赠予”方式,运用市场手段,调动企业参与这一战略的积极性。另外,由政府牵头,利用社会捐助、银行贷款、群众自筹等多种方式筹集各类资金,建设生态教育移民学校。

  六、结束语

  通过生态教育移民,推进人口城镇化,逐步减少山区人口,降低山区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促进生态平衡和农村现代化。政府在推进生态教育移民过程中逐步形成合理的生态教育移民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教育移民项目,健全生态教育移民功能,完善生态教育移民环境,提高生态教育移民管理水平,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最终提高人民的就业水平和生活水平。

  从解决大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两难问题,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所需劳动力来看,“生态教育移民”是较好的方式。针对就地扶贫和易地扶贫成效不大的原因,从扶贫先扶智的思路切入,针对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和学生上学条件十分艰苦的实际,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也就是把全乡初中生迁至县城就读,以此拓展易地扶贫的内涵,逐步减少贫困山区的人口,达到既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又有效地保护环境的目的。

  这个做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田阳县等县探索实践以后,证明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把这些孩子们接到县城和周边的发达的一些乡镇读书以后,让他们接触了优质教育资源,长了见识,一个个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有些孩子厌学、逃学,因为那里没有好的老师教,没有人管理,现在这些孩子到这里以后变成了爱学习、有理想抱负的好学生。由原来对自己的前途根本没有信心,很渺茫,到现在变成了很有志向,很有抱负,立志要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生的好学生。

  这个尝试成功以后,民建广西区委会从原来确定的8个市县推广到了现在的10个市县。这样做,从扶贫工作来讲,让他真正的同贫困断根,从根子上铲断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把生态教育移民与生态保护结合、扶贫开发结合、发展就业结合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结合,这是融生态、生计、教育为一体的移民,堪称生态移民的一项创举,值得重点研究和大力推广。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石山区“生态教育移民”之路,任重而道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