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30日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宗玉田)当前,唐山县域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机遇期。应该说,县域经济近年来保持了较快增长,经济实力得到了较大增强,经济结构取得了较好变化,但仍存在总体实力较弱、规模较小、质量较低、产业结构趋同、粗放式发展较多等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时代所需、大势所趋、希望所在、领导所想、群众所盼。

  一、抓紧推进唐山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点,又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是各种政策、要素、产业聚集的平台。大力推进唐山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势在必然。

  1.应对宏观发展环境深刻变化,渡过难关的战略抉择。从宏观环境看,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主要经济体总需求依然疲弱,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从唐山市的现状看,作为典型的资源型重化工业城市,历史地形成了结构性矛盾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能源依赖度高、节能减排压力大等深层次矛盾,特别是工业结构偏重、钢铁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更加凸显。只有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才能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把危机转化为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继续争先创优的必然要求,破解发展难题、促进新一轮发展的根本路径。2010年7月,习近平同志要求“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努力把唐山建成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努力把唐山建成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自2005年以来,唐山市的经济总量一直雄踞全省首位,河北省委、省政府要求唐山进入全国沿海城市第二梯队,走在全省前面,当好“领头羊”。但唐山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经济粗放型增长的格局尚未改变,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创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就会扩大与“标兵”的差距,就有被“追兵”赶超的可能,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和继续走在前面的目标。

  3.富民强县的重要源泉,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富民强县,要求尽快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和水平;才能加强预警预报,防范突发事件,妥善化解各种矛盾;才能统筹做好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努力扩大就业;才能确保更多的优惠政策惠及民生,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民生,更多的财政资金改善民生,努力让全市人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物质的富足、精神的愉悦、人身的安全和小康生活的幸福。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GDP的增长,而是为了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4.产业多元,推进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唐山现行产业结构以矿产资源开发、能源重化工业为主,存在着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通过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可以使优势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升。也可以利用传统工艺技术和地域特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还可以带动一批为优势特色产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增强配套服务能力。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也是中小企业积极应对国内外宏观发展环境变化的战略抉择。中小企业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坚定信心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主动应对,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发展的新突破。

  5.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探索转型升级的路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内部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步伐,推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才能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推动唐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县域经济新一轮发展,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推进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等工作,有效破解当前制约发展的难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真转实变,真正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路子。

  二、唐山县域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现实困境

  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困难很多,每一个县域也有自己的不同之处。但从总体上讲,影响和制约唐山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缺乏创新型人才与工作经验。大多数市场主体长期固步自封,缺乏竞争力和进取精神,当然也就缺乏适合转型升级的创新型人才与工作经验。多数民营企业做惯了矿山开采、炼钢炼铁、炼焦制气、水泥生产、陶瓷加工等行业,对产业链整合、自主创新、技术提升、打造品牌、市场营销、服务升级等不明白,更可怕的是不想明白。缺乏创新型人才,仅凭老经验盲目转型升级有可能导致企业经营业绩下降,直至减产、破产。

  2.投资消费失衡,需求低迷,造成转型升级压力大增。投资主导模式扭曲了供给结构,造成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过去30年,投资主导主要集中在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由于第二产业更能给地方带来GDP和财政收入,所以地方政府热衷于工业项目投资,导致服务业增长缓慢。转型升级,需要国民消费其产品和服务。但多数国民的收入不高,福利待遇不好,消费能力不强,甚至不敢消费。而少数富人和白领盲目崇拜名牌,虽然具有消费能力,但较少购买本地的创新产品和服务。这样的局面不改变,就不会有市场依托。

  3.政府和企业主体的急躁心态是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的重大障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循序渐进,而大跃进的心态只会把企业逼到减产、破产的困境。从目前的情况看,各级政府对转型升级比较热心,制订了很多战略、规划、政策来加以促进。但是转型升级不是搞运动,不能主要靠政府推动,更需要企业自主发展。政府需要做的是培养环境,提供条件,鼓励企业走转型升级的道路。而企业主体往往什么赚钱干什么,急功近利,盲目发展,结果就会造成盲目投资,盲目转型,生产成本上升,产能严重过剩。

  4.微观主体不多,缺乏资金、技术作保障,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唐山县域经济中,存在主体不多不足的问题,一些企业因种种原因被招商引资到外地发展,而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数量与经济强市的地位不相称。只有有足够多的企业,而且企业能主动进行转型升级,并且具备转型升级的能力,转型升级才会成功。目前,在推动转型升级过程中,各级政府往往在唱独台戏,缺少企业等微观主体的配合与参与,市场活力不足,造成动力不足,方向不明。作为一般的中小企业而言,想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获得资金和政策支持,却往往得不到满足。与此同时,转型升级还需要一定技术条件作支撑,而技术的“拿来”与引进也需要资金的配套和支持。

  5.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占比高,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沉重包袱。近几年,虽然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仍然不尽合理。一产、二产比重过大,服务业比重偏低。从工业情况看,一是工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不突出,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工业经济“低、小、散”的发展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从产业层次来看,传统产业多,高新产业少;初加工产业比重大,深加工产业比重小;投资结构不合理,产出效果不理想,传统产业投入比重过高,新兴产业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县域经济在总体上存在总量小、能耗高、污染高、传统产业占比高等不利于转型升级的状况。

  三、加快唐山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重点在推进思想解放、强化队伍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注重生态环保、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下工夫、求突破。

  1.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活力。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促进认识的转型升级。要摈弃单纯的增长主义,牢固树立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理念,紧紧围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认清转型与升级相互促进,转型的方向是升级,进而凝聚科学发展共识,激发攻坚克难、创业创新的热情,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打好思想基础。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着力推动改革开放、创业创新,特别是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凝聚人才,注入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领导干部发挥关键作用,首先需要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转型升级教育,着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提高其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在项目建设中,要“选好”人、 “用好”人、 “管好”人,把项目建设的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加快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适用人才等队伍建设,形成人才汇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崭新格局。应该说,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是企业,而企业的转型升级主要是企业家的事。要引导企业家认清,过度商业化、急功近利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仅有资金,没有核心技术和市场需求,也支持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支撑。把调结构的重点放到“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上,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提升,要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规模大的投资项目;要着力抓好工业性投入项目的推进落实工作,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层次;要以推进规划实施为抓手,加快商贸、旅游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与地位。特别要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艺、技术和设备,整治关停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企业及项目,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扩笼壮鸟”战略,开展闲置土地清理,提高土地投资强度。科学引导发展特色经济,错位发展县域主导产业。要根据每个县(市)区的资源禀赋、历史人文、地理区位、产业传统,确定其主导产业;依据新技术、新机遇打造县域的特色经济。

  4.进一步创新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强化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龙头”。城镇化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今后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城镇化,可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可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实施扩权强镇改革,对于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中心镇,应依法赋予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其沟通城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独特作用。突出城镇发展重点,着力培植城镇经济发展轴带,弥补辐射带动县域能力不强的问题。要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建设,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引导、鼓励重点城镇发挥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功能。要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聚集,为工业化提供载体,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5.进一步加快体制的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县域经济联动发展格局。统筹城乡发展是县级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县域经济做大做强的新的增长点。扎实推进旧城改造,着力推进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对地方政府和干部的考核标准要更多地侧重社会公共目标(如教育、医疗、环境、社会公正等),使政府与经济发展保持适当距离。要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同步部署、同步落实,不断改善群众生活,使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作者系中共唐山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禾火木风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