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来河一体化发展规划权威解读(之三)
柳来河区域不设“篱笆墙”
柳来河一体化正式启动后,河池一些网友质疑:“柳来河”就是富帮穷、强拉弱的关系,到头来会托大带旺柳州,来宾、河池还是居于边缘化的位置。把好事往坏处想,这显然是一种误读。
专家的正解是,柳来河区域是广西最发达的工业城市与最落后的贫困地区交织并存的地区,多年来柳州辐射带动能力明显不足,来宾、河池借势发展的态势不够突出,要实现一体化发展,必须拆除阻碍区域发展的“篱笆墙”,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
根据《规划》,柳来河一体化发展原则非常清晰,完全是“平等互利、成果共享”的关系。
一是以“新两化”为主题,引领发展。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城镇体系,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引领、开放合作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是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作用,加强规划顶层设计,尊重三市首创精神,更要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合理布局。
三是平等参与,互利互惠。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以发展诉求为前提,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加强三市交流与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达到“1+1+1>3”的效果。
四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城乡体制分割,突出发展重点,共同构筑发展新高地,带动区域协调推进、整体发展。
五是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充分发挥三市比较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合理确定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推动地区间协作融合,形成各具特色、错位互补、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格局。
六是民生优先,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一体化建设的优先位置,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促进三市共建共享,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广大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一体化发展成果。
按照以上发展原则,柳来河区域将在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分工协作、城镇体系共建、生态环境共治、公共服务共享、社会建设共管等领域紧密合作,建立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全面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本报记者莫小成编撰) (发表于3月15日《河池日报》一版)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河池市:因地制宜 精准搬迁 全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
河池山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为改善大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状况,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有出路”的目标,不断探索实践,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探索出“有土安置”和 【详细】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在河池召开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在河池市召开。会议明确,今年我区扶贫生态移民搬迁任务为10.83万人,比去年增加近8000人,其中扶贫搬迁8.56万人,生态搬迁2.27万人。根据群众 【详细】
桂粤闽琼四省区海关通关一体化将启动 近8000企业享"红利"
记者从南宁海关获悉,5月1日起,广西、福建、海南等“泛珠”地区海关正式纳入广东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范围,“泛珠”四省区11海关通关如一关,近8000家广西进出口企业可自主选择申报地点及通关方式,有效节约通关成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