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27日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作者:曹红萍 胡伟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快技术创新,尽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不仅能为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而且还可以合理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龙游县金融支持农业科技现状

  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比例逐年提高,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力度加强。据统计,2011年末,龙游县涉农贷款余额89.23亿元,比2009年末增加28.41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3.14%,比2009年提高12.8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30.59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34.28%,随着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县域金融涉农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农村金融发展后劲进一步提升。

  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产品逐年增加,农业生产资金得到进一步满足。一是农村信用社的"惠捷通"贷款品种通过集中上门授信签约,农户直接到柜台就可办理的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农户贷款,大大缩短了农业生产资金申请时间,2011年信用社共授信5.76亿元,发放贷款1.5亿元。二是积极推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支持青年创业,以点带面,2011年累放贷款321户,金额2495万元,2011年末,贷款户数和余额分别达到298户和1843万元。三是立足山区经济发展特色,以林农小额贷款为切入点,推广林业贷款,激活龙南山区林业资源,实现"资源"向"资金"转变,通过成立林农合作社基金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林权抵押贷款金融产品的发展。2011年发放林业贷款935户,金额3247万元。

  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总量逐步提高。龙游县目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信贷资金余额为14560万元,占我县信贷总量的1.1%。其中:支持农产品加工的科技企业4家,贷款余额6800万元,支持高科技的特种养殖企业3家,贷款余额3000万元,有机物质发电项目1家,贷款余额300万元,支持农户科学技术发展,创新农产品附加值的贷款余额4460万元。

  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仍是金融支持的主要对象。目前,农村信用联社作为当地支农主力军,一直以来都采取倾斜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特别是对具有科技含量的高效生态农业更是优先安排信贷资金予以支持。2011年末,龙游联社向农业科技型企业及农户发放贷款4760万元,其中向利用猪粪、稻草、茶叶沫等有机物的资源化、产业化综合利用型企业发放300万元,向采用滴灌技术从事大棚果蔬种植户发放贷款1545万元,向竹山套种药材的竹农发放贷款325万元,向其他应用科学技术的种养大户发放贷款2590万元。

  政府扶持政策将进一步加快农户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县政府出台设施农业指导意见,推出设施农业专项贷款,促进农户"转活"闲置土地,发展连片果蔬种植,做大规模化、品牌化产业。2011年,发放农户设施农业贷款14户,金额685万元。通过政府贴息扶持,以扶贫小额贷款为抓手,深入实施帮助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工程。2011年,共向1463户低收入农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772万元,余额达到2624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弱势群体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打消农业科技发展资金不足或成本过高的顾虑。

  农村多渠道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延升。一是全县乡镇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特别是农村信用卡受理环境大幅改善,2011年,信用联社新增农村ATM机5台,为商户安装POS机22台,扩大基层金融服务质量,非资金交易工具大大增加。二是积极推广农村信用卡使用环境,全面推开丰收小额贷款卡业务,2011年共发放贷款卡5793张,新增贷款授信额度12238万元,当年累放30113万元。三是设立235个银行卡助农个取款服务点,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农户养老保险金及其他涉农补贴资金的小额支取,真正实现了农户零出村、零成本,惠农工程措施进一步完善。

  农村金融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一是县政府以龙政办发[2011]48号文件下发《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加强龙游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信用社先后对龙游县辖262个行政村、113035户农户进行信用复评,共评定信用村110个,信用农户77834户。按照"差异授信、利率控制"办法,提高信用农户的贷款授信额度。其中特级农户提高到20万元授信。2011年全县小额信用贷款授信总额达到12.66亿元,比2010年增加5.6亿元。二是对加强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培育,2011年度评定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信用农村小企业20家、其他信用涉农经济组织168家,并分别给予100万元、2530万元、125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并通过青年信用示范户与信用乡镇的创建,农村信用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金融支持农业科技面临的瓶颈制约

  参与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金融机构仍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目前,龙游县共有金融机构9家,信用社成为参与农户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信贷支持的主体,占农户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信贷支持总量的90%以上,其他金融机构仍以农业企业为主,特别是农发行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及农产品加工、养殖的大企业介入力度,但相对获得支持的企业相对较少,农行与邮储银行并未有效扩大支持面,影响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仍然较大的担忧明显。农业科技创新本身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措施,但由于部分科技创新项目在实际推广中未成功或效果不明显,导致技术应用者投资失败,最终造成金融机构资金损失,正因有前车之鉴,银行机构在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信贷支持上也逐渐慎重,一般在筹建试用阶段不敢冒然投入大额信贷资金,大多在创新项目推广成功的情况下才予以大力支持。如农发行受政策限制以及人员等问题,拓展农业科技企业业务尚未大量展开。目前,仅对企业经营成熟、社会影响力大、又能提供有效担保的农业科技生产企业进行信贷支持,对那些经营时间短、没有社会影响力和有效担保的企业均未列入支持范围。

  受自然因素环境限制影响农业科技发展实施难。农业科技的应用由于不能预计应用结果究竟如何,大多数人均会持观望态度,只有极少部分人员敢于放手一试,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后才有批量人员加入新技术应用队伍。而有的人虽有心一试,但由于自有资金不足,承受不起试用失败后果,往往选择放弃。有的则是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支持时不能提供有效的担保抵押,不能取得有效融资,科技应用成为空想。

  县域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效应不明显。在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资金,难以满足各类创新活动的资金需要。首先,县域财政投资有限,难以满足农业技术创新资金需求的快速增长。由于地方政府财政对农业科技投资在农业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总体投资偏少,难以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其次,财政支持面窄,满足不了农业技术创新全过程对资金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地方财政资金在农业技术创新前期的研究、开发过程中难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大量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活动,县域财政往往无能为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圆故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