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探索提起生态公益诉讼
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培中昨日就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向西藏全区检察机关作出批示,要求西藏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力度、加强对生态行政违法行为的法律监督、探索提起生态公益诉讼。 【详细】
保护与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记者从25日举行的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将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把化肥、农药施用总量逐步减下来,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切实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详细】
联合国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生态农业委员会落地河南
7月23日,从郑州高新区奈安科研中心传来消息,联合国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生态农业委员会正式落地河南。在奈安科研中心举行的生态农业委员会揭牌仪式上,联合国人居署全球监测中心主任班吉、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创始主席蒋明君向生态农业委员会主任党永富授牌。 【详细】
山东省:黄河入海口生态环境改善
自2002年起,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助黄河调水调沙的有利时机,引注黄河水改良退化湿地35万亩,新增芦苇湿地17万亩,植被覆盖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鸟类由2000年的283种增加到目前的368种,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详细】
四川召开专题协商会 建立健全重点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7月23日,省政协召开“建立健全我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专题协商会,邀请省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地方政协和相关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建言献策,与省直有关部门进行面对面协商交流。省政协副主席杨兴平主持会议并讲话。 【详细】
北京: 生态农业环保活动已经启动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详细】
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循环农业座谈会在京召开
7月19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在京召开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循环农业座谈会,邀请部分专家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的发布,把脉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并就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研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主持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详细】
河北半年审结生态环境类案件七百二十余件
河北省法院近日集中宣判36起污染环境犯罪案件,涉及8个地市,犯罪行为主要是非法从事电镀加工、制革加工过程中偷排有毒废水,非法排放、倾倒废酸、废油等危险废物等。针对该类犯罪案件,河北法院正以庭审直播、公开开庭、公开宣判、集中宣判等方式,努力实现打击一批、震慑一 【详细】
海南生态环境管理新常态下有新思维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以上,94%以上近岸海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海水水质标准,城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以上,全省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国一流水平…… 【详细】
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培训班第一期举办
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定量反映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成果,提高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绩效,2015年5月,省环境保护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 【详细】
天津生态环境改善 50座工业燃煤改燃关停
天津在今年上半年,以城乡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绿色建设工作循环更进,随着“四清一绿”行动进度推进,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完成50座工业燃煤设施的改燃或关停,占全年任务的67.6%。 【详细】
刘志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自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来,生态保护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体系正不断被完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指出,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详细】
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初现生态湿地景观长廊
记者从陕西省渭河综合治理办公室获悉,总投资210亿元的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630公里堤防主体建设,沿渭河建成多处生态湿地及水面景观长廊,带动了产业聚集效应。 【详细】
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在鄂调研长江生态环境
昨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率调研组在鄂调研,就“长江中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全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课题听取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长江航务管理局以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或专家介绍情况,交换看法、提出意见建议 【详细】
中国科学院策划“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主题活动
中国科学院策划并联合中国科学协会、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于2015年7月11-12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主题活动。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协作支持单位参与会议 【详细】
京津冀产业交通生态一体化初见成效
7月8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京津冀三地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民生领域发展向好,三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产业、交通、生态一体化等领域已经初见成效,优势互 【详细】
北京:基本农田每年每亩补贴1500元
今年起,北京市海淀区执行新的农田、林地生态补偿政策。其中,基本农田补贴从每年每亩410元提至1500元,居全市各区县之首。补贴政策与土地的保护利用情况挂钩,农田林地有违建且在限定期限内未完成整改的村集体,将与生态补贴无缘。
【详细】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五年回眸
内蒙古草原面积辽阔,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4,东西部跨度大,植被类型多样。这里的人常说“内蒙古草原是全国最美的草原,解决好这里的草原问题,就能解决好全国的草原问题。” 【详细】
全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组成立 黎平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示范县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日前在京组建“全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组”并成立“生态环境治理专项基金”,胡德平出任该工作组组长。目的是以土壤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大气环境治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政策为导向,积极整合社会资源 【详细】
安徽省: 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打造农民幸福家园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社会安定、发展的基础和依靠。 【详细】
辽宁省: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记者韩宇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近日组成3个视察组,对辽河流域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情况进行视察。视察组分别由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政奎、郑玉焯带队,到沈阳、鞍山、抚顺、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盘锦9市开展视察 【详细】
第七届全国生态农庄、家庭农场暨野味养殖交流会
近年来,刘强东、柳传志、马云、马化腾、王健林、丁磊等国内各大巨头已经纷纷投资生态农业,这无疑给人们强烈的信号——中国的生态农庄已成为投资回报最高、前景最好的行业。 【详细】
2015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论坛将在北京举行
近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2015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论坛各项筹备工作在京启动。本届论坛以“发现美丽乡村、展示美丽乡村、走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本次论坛环节设置由“美丽乡村采风行、美丽乡村摄影展、美丽乡村建设主题论坛、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本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