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入股!鹿塘农民第一个吃“螃蟹”
“7月份一开张,我的荷塘月色客栈就有了旅客来住宿,21间客房入住率很高,有时甚至爆满了。除了住宿外,我还兼营自行车租赁服务和预包装食品、旅游纪念品的零售等业务,收入比我在外面打工高多了。”玉东新区茂林镇鹿塘社区荷塘月色客栈总经理陈健林告诉记者。 【详细】
[蒙山县]长坪瑶族乡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蒙山县长坪瑶族乡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支部引领、党员骨干带动,发展特色农业,带动瑶胞致富,加快瑶乡发展步伐。 【详细】
[宾阳县]炮农转产转出大产业
2015年以前,他们听闻有整治行动便心惊胆战;如今,他们从事着光明正大的营生——他们是曾经从事非炮生产的宾阳炮农。经过一两年的重新创业、择业,昔日的炮农甚至把如今手头的营生变成龙头产业。近日记者走进曾经是宾阳县非炮生产重灾区的新桥镇,看到的是非炮生产厂房 【详细】
[右江区]大楞乡百色云耳种植基地:企业当“保姆” 菌种可“托管”
不用出田地、技术、劳力,却能每年分到钱,有这等好事?“我3个月前已从这里领到第一笔分红!”10月8日,在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的百色云耳种植基地,弄外瑶族村贫困户阮光作指着大棚里长势喜人的木耳说。通过参与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牵头开展,百色市、右江区统战等部门组织 【详细】
[田东县]双高糖料蔗基地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
近日,位于田东县的广西欣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双高”糖料蔗基地在实现机耕、种植、中耕培土机械化作业的基础上又添置了一台“凯斯4000”甘蔗联合收割机,标志着我市甘蔗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零”的突破,田东县也将因此成为全市实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领头雁 【详细】
[大新县]扎实推进“双高”甘蔗生产显成效
在大新县委书记、县长的带动下,该县四家班子领导纷纷深入各挂点片区了解情况、解决难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该县“双高”甘蔗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全县已落实“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面积48210亩。 【详细】
[昭平县]小茶叶成致富大产业
昭平县致力于把茶叶产业作为绿色富民的主导产业来培植和发展,确立了“打造百亿产业”战略思路,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振兴茶产业发展的文件和措施,茶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截至9月底,全县茶园面积19万亩,生产干茶7650吨,同比增长7.23%;产值8.12亿元,同比增长15.1%;全县农 【详细】
金城江创建万亩核桃示范基地
为做大做强核桃产业,推进精准扶贫,金城江区以“市区同建、干群同办”为载体,在东江镇创建同干万亩核桃示范基地,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努力实现“一年种植、四年强管、五年环剥、六年初果”的奋斗目标,逐步完善示范基地基础设施,打造全市集高产高造、特色优质、绿色生 【详细】
南丹做大做强烟叶产业 烟农户均收入达4.3万元
“我今年承包120亩田种烟,以亩产烟叶140公斤、每公斤均价25元计算,收入50多万元。”南丹县芒场镇巴平村烟农黄定永喜滋滋地说。这是南丹县烟叶产业初见成效的一个缩影。
【详细】
河池绿色生态经济成为“蓝筹股”
130多年前,在现在的天峨县八腊瑶族乡麻洞村上寨自然屯,一位姓罗的农村汉子种下了一棵核桃树。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棵核桃树会成为今天的“核桃王”,成为一年收获6000多元的“摇钱树”。他更不会想到,现在他的这个屯成为了全县“核桃第一村”,而整个河池11个县(市 【详细】
富川秋冬菜种植瞄准东南亚和粤港澳市场
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高度重视秋冬种蔬菜发展,生产工作中坚持“五围绕、五提升”,经过多年努力,基本形成多样化、规模化、区域性的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格局。 【详细】
示范点带动巴马香猪养殖业
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巴马原种香猪基地——农牧实业有限公司为重点,以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种猪扩繁基地为目标,带动全县香猪养殖业迅速发展。 【详细】
罗城农民“抱团”发展奔富路
10月11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大境村泥鳅屯农旺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正忙着为订单的蜜桔进行采摘、搬运、装箱、外运,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
【详细】
环江特色水果助农增收致富 客商慕名来抢购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一批批老板陆续慕名前来。“听了广西金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介绍,知道这里的红心香柚质量上乘,所以过来看看。”近日,前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和平村东高移民场查看红心香柚的覃老板说。
【详细】
[平果县]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农民增收
近年来,平果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截至今年9月初,该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3.45万亩、葡萄种植面积达1.85万亩、桑园面积达8万亩。由于遇到各种自然灾害,部分农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详细】
兴宾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兴农富农”报道之正龙乡:特色农业引客来
金秋十月,正是一年出行游玩的好时节,正龙乡红河农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内千亩葵花园迎来了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甫一进园,那绿油油的枝叶、金灿灿的花盘在风中摇摆,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游客们立刻融入其中,在这片美景中观赏游玩起来…… 【详细】
[上思县]发展生态经济观察:“生态+”绽放活力
56万亩中低产甘蔗和52万亩速丰桉,前者占耕地面积86.1%,后者占林地面积18.6%。曾一度陷入“一根蔗”“一棵树”单一产业境地的上思县,近年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探索多元化“生态+”模式,使生态经济活力得以绽放。
【详细】
梧州市确保今年“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3000亩以上
日前,《梧州市2015年“菜篮子”工程和品牌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开始实施,记者从梧州市农业部门了解到,该方案旨在通过政策和资金导向,支持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发展规模化“菜篮子”蔬菜基地,以适应形势变化、满足梧州市民群众对“菜篮子”产品日益提高的要求。 【详细】
防城港市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
自去年6月自治区部署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我市已授予东兴京岛海洋渔业(核心)示范区、港口区现代特色渔业(核心)示范区为防城港市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上思县、防城区已完成示范区建设 【详细】
[乐业县]大做有机农业文章 撬动增收致富杠杆
近年来,乐业县依托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这块“金字招牌”,大做有机农业文章,撬动群众增收致富杠杆。该县每年从县财政拿出3000多万元投入有机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县的有机茶叶、有机水果、有机米等有机农产品发展逐渐步入正规,为全县经济发展及群众脱贫致富注 【详细】
广西名特优农产品畅销京城 20对商家签约逾9亿元
罗汉果、六堡茶、三黄鸡、合浦珍珠、富硒大米、全州禾花鱼、荔浦芋头……10月10日,第八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暨广西特产行销全国北京产销对接会在农业展览馆举办。我区260多家参展企业的1000多种名特优农产品亮相京城,大受欢迎。当天,共有20对商家签约,金额达9.1 【详细】
大化“新型职业农民”有了“资格证”
“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到了现代农业生产知识、技能。”蔬菜种植学员蓝志红高兴地说。日前,大化瑶族自治县94名农民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接受培训,这标志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业劳动者队伍已成为该县发展现 【详细】
隆安县:发展特色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10月9日,市委副书记杜伟到隆安县,就项目建设、综合示范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精准扶贫等工作进行调研,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工作实践中,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早日脱贫致富作出更大贡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