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采用七种模式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
1月6日,本报一版以《让甜蜜的事业更甜蜜》为题,报道了我市计划建设11万亩糖料蔗基地,力争平均亩产达到8吨、糖分达到14%以上。实施“双高”基地建设,对于我市应对食糖市场低迷,实现农民和企业利益“双赢”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市政府印发的《柳州市2016年优质高产高 【详细】
广西养殖业兴起栏舍革新
在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樟村,总投资亿元级的多座大型建筑正在兴建,清一色二层全钢结构,一共16栋总面积两万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千元,颇显现代气派。这不是超级商场,也不是工业园区,更不是人居社区,而是一个养殖园区,春节前后将有首批生猪入住。
【详细】
广西木薯食品加工有成果 苦木薯去"毒"后可做蛋糕
原本大量用于能源加工的木薯,正在悄悄酝酿各种美食大餐,要在餐桌上大展拳脚。1月18日至22日,来自全球45个国家的木薯、甘薯、马铃薯等研究机构及生产企业代表500多人汇聚南宁,围绕木薯及块根类作物的研究、市场、加工等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木薯的食品加工乃至主粮化引 【详细】
贺州市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小记
时值冬菜的生长和收获期,走进八步区铺门镇的万亩供港蔬菜基地,各式各样的蔬菜一畦连着一畦。放眼望去,鲜嫩的蔬菜覆盖在肥沃的土地上,广袤的土地上充满了绿色的希望。基地里穿梭着农民忙碌的身影:有的在施肥,有的在除草,有的在收获…… 【详细】
隆林黄牛产业总产值超3亿元
1月12日,笔者来到隆林各族自治县平班镇扁牙村洪安天然牧草场看到,绿油油的山坡,一望无际,一群群黄牛正在悠闲自得的吃草,或者互相追逐、亲密、敌斗、打闹,好热闹的天然牧场,让人激动不已。 【详细】
[昭平县]抢抓国家认证“金字招牌”谱写有机农业绿色篇章
从2014年起,昭平县抢抓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机遇,立足现有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有机富民”工程,把发展生态有机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培育绿色有机产品品牌,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的路子。日前,2015年度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 【详细】
我区新增两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科技部近日公布了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名单,贺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钦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榜上有名。至此,我区共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5家。
【详细】
江州区“火红左江”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1月14日,江州区“火红左江”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生产加工车间正在紧张施工。 江州区以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园区为目标,积极推进“火红左江”项目建设,园 【详细】
[鹿寨县]寨沙镇发展“特色农业” 农民“十二五”收入翻番
“十二五”期 ,鹿寨县寨沙镇紧紧围绕“农民纯收入倍增计划”,致力于构建粮食 、桑蚕 、水果 、蔬菜四大片区 ,稳固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打造寨沙头菜 、鹿寨蜜橙 、板盘绿色香菇 、永盛双季葡萄四大特色农业品牌。
【详细】
广西提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探索农业现代化
1月14日,自治区政府召开专门会议,提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行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双核驱动和绿色发展四大战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详细】
河池富硒农产品年总产值10亿元
在东兰县兰木乡,528户农户把4000多亩水田改种富硒稻米,总产值达1000万元,比种植原来普通稻米增收500多万元。“富硒稻米不仅产量高,而且米好吃,卖得贵,在家种米也能发财。”兰木乡村民说。而在南丹县芒场镇巴平村,村民把300多亩田地变成了一个大花园,鲜花盛开时节 【详细】
贺州市有机富硒产品成“香饽饽”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发展以“富硒”为抓手的特色效益农业,初步建立起了集生产、加工、销售、监管为一体的富硒产业链,使“富硒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有效地提高了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详细】
[南丹县]农村改革不断释放“生态红利”
近年来,按照自治区、市委的统一部署,南丹在全面深化农村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过程中,南丹县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培育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型转变。
【详细】
[平果县]每年投8000万元培育高效农业
“去年卖果又挣了好几万元。”1月8日,正在地里护理火龙果的平果县果化镇果农何广德对笔者说。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何广德的转变正是平果县发展特色产业助农脱贫的缩影。2015年,该县实现减贫1.31万人。
【详细】
广西要让草药变"金山" 南宁等地将建中药产业群基地
经过一年多的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精心编制形成的《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研究》(评审稿),日前在南宁市召开的项目课题专家评审会上通过专家评审。昨日,记者从自治区工信委食品医药工业处了解到,该研究课题的编制完成,对今后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 【详细】
[昭平县]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近年来,昭平县立足生态、资源、产业优势,按照“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工农林业废物木屑、豆麸、三剩料等作生产原料,进行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培植2000多亩,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既实现了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带动当地农户家门口 【详细】
[平桂区]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纪实
要绿色、要崛起,不仅是民之所盼,更是政之所为。近年来,平桂管理区上下迅速达成共识——平桂已到了急需产业转型、绿色崛起的关键时刻,等不得,慢不得。随之,一个百年矿区的“绿色主旋律”铿锵唱响,启动一个个好项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加快节能环保技改,加 【详细】
2015年广西蜜蜂授粉助创产值六百亿
据广西养蜂指导站测算,2015年全区有蜂73万群,年产蜂蜜1.8万吨,蜂蜜产值4.5亿元;通过蜜蜂授粉为农林业贡献价值达643.5亿元,相当于蜂蜜产值的143倍。
【详细】
容县铁皮石斛:种出区域特色的养生旅游线路
铁皮石斛,一道名贵的中药材,早在东汉末年《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中就有记载。荣获“中国铁皮石斛之乡”称号的容县,是我国优质铁皮石斛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在容县都峤山上,至今仍然生长着一定数量的野生铁皮石斛。都峤山一带出产的铁皮石斛,其 【详细】
[东兰县]桑蚕产值超亿元
1月10日,东兰县长乐镇板登村农民岑建生盘点去年收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养蚕收入就有12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板登村有335户群众加入种桑养蚕队伍,全村种桑800多亩,去年户均收入1.2万元。
【详细】
[环江县]“南糖”再造甜蜜事业
1月4日,随着一车车糖蔗被吊上喂蔗台,进入榨蔗制糖生产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宁糖业控股远丰糖业后首个榨季顺利完成为期一周的试运行,正式开机生产。
【详细】
[象州县]农民抱团种果销路好
近年来,象州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水果生产作为农村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鼓励大户承包、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盘活土地资源,使土地向能人、向大户集中,让农民“抱团”,让水果产业成规模树品牌。
【详细】
[南丹县]绿稻花海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获自治区认定
近日,自治区政府下发文件公布认定的18个第二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南丹县绿稻花海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名列其中,与天峨县龙滩珍珠李产业(核心)示范区成为此次河池市获认定的2个示范区。
【详细】
探访来宾首个“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2015年12月23日,自治区政府印发《关于认定第二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决定》,授予18个示范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来宾高新区金凤凰果蔬产业示范区位列其中,成为该市惟一上榜的示范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