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微店”模式销售旺
12月22日,位于贵港市港南区八塘镇某简易衣柜生产工厂里,木质衣柜支架堆积成山,工人正在装货发往全国各地……今年以来,港南区鼓励辖区企业探索“互联网+”模式,拓宽产品销售途径,成效显著。
【详细】
[港南区]“十大惠民工程”扫描: 小处着力 大众受益
投入财政专项补助资金925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8.3万人;投入资金6975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1.9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贵港市港南区委书记罗尚民告诉记者:“今年,我们从小处着眼实施强基惠民、交通惠民、农补惠民、文化惠民等十大惠民工程, 【详细】
乐业县同乐镇四个坚持做大“优果”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近年来,乐业县同乐镇党委、政府坚持抓党建带产业促发展,以四个坚持推动“优果工程”,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 【详细】
龙胜县细门村用活政策打响扶贫攻坚战
近年来,龙胜县泗水乡细门村乘着上级有关部门挂点联系扶贫等之机,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扶贫政策扶持,创精品党建,重基础设施,上惠民项目,优生态环境,兴特色产业,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民年人均增收15%以上,让不少群众告别民政、扶贫等 【详细】
都安今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3.5万人
2015年,都安瑶族自治县预计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87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亿元、财政收入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0元……民族经济不断崛起、壮大。 【详细】
马山县加方乡精准“扁担舞”撬动精准扶贫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加方乡党委、政府深入实施精准“扁担舞”模式扶贫方略,提出了“生态立乡、旅游振乡、文化兴乡、产业强乡、和谐建乡”的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好“扶谁的贫”、“谁去扶贫”、“如何扶贫”、“用什么去扶贫 【详细】
岑溪市:工业经济20年“蜕变”
从年产值34.42亿元到规上工业总产值426.4亿元,增长了12倍的数据,直观呈现了20年间岑溪工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撤县设市20年来,岑溪通过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优化发展环境,深入实施开放带动和项目带动战略,立足本地优势特色,依托园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 【详细】
钦北区大寺镇城镇建设展现新面貌
“自从装上路灯之后,我晚上出去玩终于不用怕黑啦。”家住钦北区大寺镇望海大道的胡世文高兴地说,原来,今年十月中旬,大寺镇在望海大道安装68杆太阳能路灯,方便群众出行。据了解,大寺镇以“百镇建设”为契机,加大硬化、路灯、绿化、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展现出 【详细】
梧州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快马加鞭
“管道天然气比瓶装煤气更加稳定安全,且每个月比瓶装煤气节省几十块钱。”12月15日,刚搬进新家的藤县县城居民秦志祥兴奋地告诉记者。随着县城管道燃气项目成功试运行并通气,秦志祥和当地近1000户家庭,成为该县首批用上管道天然气的居民。 【详细】
全州60%自然村建立微信服务平台
以自然村为单位,创建微信公众号,实现村民服务和信息发布平台微信化;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取款、交话费、查快递、订购车票等。全州县创建网络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 【详细】
柳城建成26个农村幸福院
“农村幸福院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家,有伴话家常,感觉不孤单。”12月21日,柳城县大埔镇木桐村木桐屯老人姚金凤说。她嘴里的“家”,就是柳城县在12个乡镇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建立的26个农村幸福院 【详细】
花坪镇生态移民安置点建设如火如荼
生态移民工程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最大的移民搬迁工程,更是一项还一方水土以绿水青山的生态工程。近日,笔者到乐业县花坪镇走访生态移民村建设情况。在该镇南干村十字路屯的田湾安置点上,可以看到阶梯式的二三层小洋楼大部分都已成型,安置户们也都在 【详细】
京东农村电商在上思步入快车道
今年8月京东上思服务中心挂牌运营以来,通过“互联网+农村”服务上思农村,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步入快车道。据了解,目前,该中心实现每月大宗货物销售量达300件以上。 【详细】
凤凰镇:巧打特色牌 农民乐开怀
新修的硬化道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成片的经济作物在风中摇摆,一群群山羊在林中悠闲漫步……在凤凰镇,一曲脱贫致富之歌正在奏响。 【详细】
罗城县:加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12月16日,施工人员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棉花村水虎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点护坡挡土墙上施工(见下图)。该县对“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贫困地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有序推进乔善乡、四把镇、怀群镇和县城等四个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2150万元,各 【详细】
广西糖业服务网正式运营
12月18日,由自治区工信委、糖业发展局组织建设的糖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广西糖业服务网”正式运行,标志着广西蔗糖生产现代化、信息化再上新台阶。
【详细】
平乐县:丢弃的马蹄渣,成了生态农业的香饽饽
目前正是马蹄上市的季节,马蹄种植户们迎来销售旺季。马蹄好吃,也经常被加工成马蹄粉等农副产品。但加工后的马蹄废渣如何处理,大多数种植户都会选择丢弃。平乐县源头镇的一家农场却将每年数千吨的马蹄渣用来做成饲料养牛,并发展立体生态养殖,形成了“马蹄加工—马蹄 【详细】
南丹“政银保”合作贷款助力金融扶贫
“有了‘政银保’合作贷款的支持,今年我们可以继续扩大猕猴桃种植规模了。”12月10日,在南丹县“政银保”合作贷款签约仪式上,该县红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黎承开在签订了贷款合同后说道。当天,该县发放了首批总额500多万元的“政银保”合作贷款,1家农业开发公司 【详细】
广西矮马探寻海外合作新路
多年来,广西马匹存栏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附加值却不怎么高。12月16日,记者从广西马术协会了解到,今年下半年,广西马术界利用广西矮马的特色优势,设计、举办和参加了一系列马术比赛及相关活动,在中越边境东兴市举行了首届广西马术锦标赛,与澳大利亚等联合主办了 【详细】
钦州农机补贴惠及10万农户
今年是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第10周年,钦州市农机化呈现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10年来共落实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亿元,补贴各种农机具10.4万台套,受益农户10万多户,购机总额达6.8亿元,拉动农民投入购机款4.8亿元。
【详细】
防城港市推广多元扶贫:多“+”模式助农致富
12月16日,上思县思阳镇昌墩村孔驮屯村民吴顶明,利用政府资助扶贫款项参与福泽农业开发合作社种植淮山。他今后再也不用担心销售问题,春节前就可将产品直接卖给公司,可获利上万元。吴顶明告诉笔者:“政府这种扶贫模式真好,我们既可学会一门新技术,又不用担心销路。 【详细】
广西粮食直补订单收购期延长至2016月1月底
12月17日,从自治区粮食局获悉,受阴雨天气影响,广西直补订单粮食收购计划进度减缓。为确保广西尽可能完成直补订单粮食收购计划,广西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储备粮轮换和市场调节需要,决定将2015年直补订单粮食普通中、晚籼稻和优质稻收购结束时间由2015年12月31日延长 【详细】
广西建成2512个“村邮乐购”服务站
记者近日从中国邮政广西分公司获悉,该公司今年已建成2512个“村邮乐购”服务站。这些服务站可以代收邮件、代缴公共费用,让村民享受电商便利。
【详细】
那坡创建百合生态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区
为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15—2016年,那坡重点打造百合生态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区。 【详细】
环江8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达32亿元
12月16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家园生态移民二期工程、城市综合体项目、洛阳回迁创业园等8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达32亿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