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2个工业品牌被认定为2014年“广西名牌”
2014年度“广西名牌产品”名单于2015年9月出炉,桂林市17个品牌的20个产品被认定为2014年度广西名牌产品,其中兴安2个工业品牌获此殊荣。
【详细】
田七、富硒农产品助大楞乡农民增收
右江区大楞乡一直是百色有名的“八角之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楞乡大力发展八角、油茶、芒果、松木、杉木、桉树等特色经济林,为当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创造条件。近期,记者在大楞乡采访了解到,千亩田七、富硒农产品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详细】
土地入股!鹿塘农民第一个吃“螃蟹”
“7月份一开张,我的荷塘月色客栈就有了旅客来住宿,21间客房入住率很高,有时甚至爆满了。除了住宿外,我还兼营自行车租赁服务和预包装食品、旅游纪念品的零售等业务,收入比我在外面打工高多了。”玉东新区茂林镇鹿塘社区荷塘月色客栈总经理陈健林告诉记者。 【详细】
大化县13个乡镇完成“三网融合”
10月16日,河池片区乡镇广电网络“双向”业务农村网络改造推进现场会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当天,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大化县古河乡四联村以及都阳镇满江村双向网改建设和宽带进村入户现场。
【详细】
合山市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侧记
近日,合山市岭南镇里兰村贫困户蒙通强一家很兴奋,因为9月28日蒙通强提交的一份关于10万元创业资金的申请书引起了当地部门的注意,就连自治区党政调研室和当地领导也纷纷上门了解他们一家的情况,对蒙通强的创业发展表示支持和肯定。这犹如一针强心剂,让他们一家对脱贫 【详细】
八步区建立“以商促农、以城带乡”脱贫致富新机制
今年以来,八步区通过整合资源、示范先行、统筹推进等措施,探索推行“政商企合作”模式,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开展精准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8月底,该区累计引进民营企业扶贫资金1800万元,13个商会75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65个贫困村,帮助2500多名贫困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帮助1 【详细】
永贺高速: 共建南北通衢 再筑“潇贺古道”
永贺高速公路是在国家高速公路规划基础上建设的一条区域性骨架公路,跨越湖南广西两省(区),对我市的交通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市委书记赵德明最近在视察永贺高速公路(贺州段)时指出,必须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确保项目工程如期建成。 【详细】
港北区奇石乡高山大桥已完成330米引道路基
港北区奇石乡高山大桥总投资3000多万元,是该区重点民生项目。项目自今年5月开工建设,至目前已完成330米引道路基及4根桩基建设,完成投资680万元,占年度投资的68%。图为施工现场。 【详细】
港北区: 今年计划带动贫困人口4285人脱贫致富
“今年,我们村又建好祥山屯、山底屯2条屯级水泥路了,路面比原来宽,村民出行方便了,还可直接开小车到家门口。”港北区奇石乡山乐村支书刘若坤最近高兴地对笔者说,全村耕地少、山地多,村民主要靠种植松木、油茶等谋生,可村子偏远,路不好走,松木、油茶销路一度成难 【详细】
鹿寨: 水利项目获奖励
近日,在自治区财政厅、水利厅组织的绩效考评中,鹿寨县实施的2014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获优秀等次,其考评成绩名列全区此类考核63个县之首,因此获奖励项目建设资金625万元。 【详细】
八步区精准发力促县域经济发展
生态持续改善,产业不断优化,服务更加周到,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今年以来,八步区坚持生态环境、旅游开发、民生服务三箭齐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提升,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详细】
今年南宁市农村危房改造总任务为15200户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2015年南宁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培训班获悉,南宁市2015年农危房改造总任务为15200户。为保证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会议要求,各县区、开发区严格按照自治区住建厅规定的倒排工期,制定工作计划,此外,今年各县(区)、开发区要继续开展农危房改造工作人员培 【详细】
罗城: 治理中小河流 造福山区百姓
10月13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阳江小长安镇河道防洪整治工程建设现场,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近年来,罗城县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规划建设了罗城河东门镇河段防洪整治工程,怀群河怀群镇河道防洪整治工程,阳江黄金镇、小长安镇、小长安牛毕工业园区河道防洪整治工 【详细】
东兰前9月桑蚕产值9260万元
“我家有桑园10亩,今年已饲养了大蚕17.5张、小蚕455张,收入7万多元。”10月16日,东兰县三石镇公平村纳怀屯农户韦小青提及种桑养蚕高兴地说。在东兰县农村,像韦小青这样靠种桑养蚕增收致富的农户还有很多。 【详细】
兴宾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兴农富农”系列报道之蒙村镇
“去葡萄园玩吧,那是桂中地区最大的葡萄园哦!”国庆假期,来宾市民谈论最多的游玩地方,当属兴宾区蒙村镇的葡萄园了。俨然,在国庆小长假里,蒙村镇一下子成了“热门景点”。 【详细】
平果:以创“三城”为契机 打造“三宜”城市
今年以来,平果县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广西卫生县城”建设目标,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步伐,2015年力争城镇化率达48%。同时,扎实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详细】
罗城县:“抱团发展”让农民抱上“金果果”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时下,正是蜜橘收获时节,10月11日,记者走进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大境村泥秋屯后山上的农旺橘园,只见漫山遍野黄澄澄的“金果果”压弯了枝头,呈现出一派“绿树枝头万点金,满山尽披黄金甲”的景象。在橘园里,社员们正忙着采摘、搬运、装箱并准 【详细】
东兰5年安置生态移民4149人
日前,在东兰县三石镇公平村拍摄到的竣工后的多贤安置点,气象一新。该安置点新建住房81间共6480㎡,人畜饮水工程2处,道路建设2公里,配电工程2处,共安置92户455人,位于国道323线九圩至巴马二级路旁,距三石镇政府驻地3公里,交通便利,群众务工方便。
【详细】
防城区加快推进“十百千”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防城区强力推进“十百千”项目建设步伐,截至9月,该区列入市“十百千”计划的120个项目完成投资27.5亿元,占年度计划45亿元的61%。 【详细】
东兴市黄桥变电站扩建工程正在建设
10月13日, 施工人员在加紧220kV东兴市黄桥变电站扩建工程基础建设。
该项目投资1951万元,今年7月开工以来,进展顺利,目前完成变压器基座及相关基础建设,项目计划年底完工。此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改善东兴市用电被动局面,确保该地区安全稳定供电。 【详细】
巴马开启旅游扶贫新模式
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不断开启旅游扶贫新模式,通过号召旅游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扶贫等形式,重点打造坡纳、达西、敢烟、烈屯等村屯作为旅游扶贫农家乐示范点,以此带动面上的村屯发展,全县“以旅助农、以农兴旅”的旅游开发扶贫新模式逐步形成。坡纳屯年人均纯收入 【详细】
大化践行“三严三实”助推精准扶贫
今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抓手,切实提升党员领导干部优良新作风,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全力改变过去大水漫灌式的普惠扶贫为滴灌式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