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杨继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生活在鹿寨的市民发现,这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县城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一天天变大、变高、变亮、变美、变净……凝眸回望,“十二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鹿寨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具有鹿寨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矢志不移地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举全县之力,汇全民之智,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建设热潮,城乡面貌持续改观,辐射带动持续增强,实现了“十二五”城乡建设的精彩嬗变。

  “十二五”期间,鹿寨县紧紧围绕“城建塑县”战略,突出以人为本、产城融合,以实现与柳州同城化发展为目标,以创建国家智慧城市为平台,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抓手,以建设重点工程促进城市品位提升,以推进安居工程建设推动民生改善,以强化村镇建设管理推动城乡一体化提速,重点打造“一江 两岸五区”、重点项目建设、城区园林绿化工作、撤乡设镇工作、名镇名村建设工作、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等,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市建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2014年,县城建成区面积从2010年的12.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4.8万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2010年的10.29万人发展到现在的14.99万人,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31.06%提高到2014年的43.95%。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新型城镇化承载能力。按照“东拓、西连、北展、南延”的思路,统筹“一江两岸五区”建设,开工建设鹿寨二桥及引道工程、加快推进“一江两岸”景观带建设,启动建设飞鹿大道至教育集中区道路改造项目,规划建设南环路延长线,推动城东、城北片区开发,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拉大城市框架。

  ——坚持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协调联动,塑造精品城市形象。依托“一江两岸五区”,大力实施扩容提质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地标性建筑,丰富城市天际线和景观线,打造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特色。目前,县城共有建成和在建高层建筑80栋,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进一步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推进城南水厂、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老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城市电网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公园、鹿寨山公园、桂花园等附属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亮化、美化水平,让市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幸福。

  ——县城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加大,城区美化工程稳步推进。全力开展“广西园林县城”和“国家森林县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绿满八桂”城镇园林绿化建设。2014年1月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

  目前,县城建成区拥有绿地408.3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35%以上,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97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8%,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

  ——名镇名村建设工作扎实开展。抓好抓实“三名镇一名村”建设。主要包括:2011年7月中渡镇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4年3月7日中渡镇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成为“广西城镇建设百镇示范试点”;2014年4月鹿寨镇、寨沙镇列入全国重点名镇,并纳入广西“百镇扶持壮大工程”;2014年12月黄冕、四排成功撤乡设镇,全县形成“六镇三乡”新格局;2015年3月25日寨沙镇通过竞争成为“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镇”,2015年4月16日黄冕镇通过竞争成为“广西城镇建设百镇示范试点”;2015年8月寨沙镇九敢村仁里屯被选为2015年广西乡土特色示范村进行建设。

  ——惠民阳光普照百姓家,让困难百姓实现居者有其屋。高度关注民生,加强民生工程建设。2011年至2015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2758套。

  “十二五”期间,鹿寨县筹资2.4亿元以上,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13818户。先后完成了寨沙镇、导江乡、中渡镇、平山镇和鹿寨镇一些村屯的城乡风貌改造工程。

  目前,鹿寨县正处在“十二五”即将收官、谋划“十三五”的关键时期。日前,鹿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豪情满怀:“十三五”期间,鹿寨城乡建设将着力在工作理念、建设内容、推进方法等方面,把握发展大势、紧扣时代脉搏,不断赋予城乡建设新的时代内涵! 通讯员杨继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