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6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黄 骏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培育农业龙头扩市场 粮食生产实现“四连增”

  ——南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亮点之农业篇  

  农业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和综合示范村亮点频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农村民生持续改善…… “十二五”以来,南宁农业基础更牢,结构更优,活力更强,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三农”工作成绩令人瞩目。

  亮点展示一:

  “金穗模式”促农增收

  2014年,以定典屯为核心的南宁市隆安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顺利完成创建工作,并荣获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在全区名列榜首,其推行的“金穗模式”成为全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中独具特色的样板。

  穿过一片绿意盎然的香蕉林,进入隆安县那桐镇定典屯,“那山那水那文化那真是美”11个醒目大字映入眼帘,灰墙土瓦的农家小院在村道两边拔地而起,整个村子呈现出一派壮族特色文化、休闲宜居的新农村绚丽景象……

  说起定典屯,香蕉绝对是张亮丽的“名片”。“这片蕉林是全国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足足有8300亩,不仅是村民收入的一大来源,也是村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村民卢含凭自豪地说。数据显示,2013年,定典屯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2014年更达到了1.56万多元,增幅差不多是广西农民平均水平的4倍。

  定典屯的成功,是“金穗模式”的成功。生长于定典屯的“中国香蕉大王”、广西金穗公司董事长卢义贞在自己富裕起来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香蕉标准化种植8.7万亩,更走出国门,在老挝建起30万亩香蕉基地。

  壮大起来的金穗公司,正不断反哺定典屯。目前,“示范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模式使定典屯形成了农民收入增长与金穗公司发展同步的良性联结机制,村民收入一份变三份,不仅获得“地租+承包工资”和“基本价+超额分成”收益,还可从生态农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中获益。

  “定典屯5年来的变化真的非常大。去年,在市农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定典屯综合示范村建设基本完成,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子,村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卢义贞告诉记者,金穗公司近年来致力于香蕉种植、副产品深加工、运输物流以及农村休闲旅游等项目发展,发挥龙头企业作用,通过“金穗模式”助农民增收,把隆安那桐镇打造成为“中国香蕉城”,已成为他的“中国梦”。

  亮点展示二:

  原种猪销售网络遍布全国

  广西柯新源集团是从事原种猪培育的国家级龙头企业,是南宁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典型代表。

  记者日前来到该集团位于邕武路的广西柯莉莱原种猪有限公司猪场内,经过数道严格的消毒程序后方才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内的成年公猪、怀胎母猪及小猪等被区分养殖在不同的猪舍内。据猪场负责人介绍,该企业采用现代化科学方式养殖,猪舍内经过严格消毒,猪粪水全部从猪舍下的管道排入沼气池,收集的沼气又供应场区,因此虽然整个场区养了上万头猪,但是并不像普通猪场一样臭气熏天。

  柯新源集团从2003年成立至今,从一个投资额300多万元的小场发展成为投资额达到3个亿的全国性农业龙头企业。“过去的5年,集团新建立3个原种猪培育场,原种猪存栏量由6000多头增长到15000多头,每年生产原种猪达到12万头、商品猪达到20万头。国内除西藏、青海、宁夏外,均有我们的原种猪销售网络。”该集团副总裁廖玲玲介绍,2013年,该集团成为全国首家以农牧企业为站点的院士工作站,其培育的种猪不仅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还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未来我们将利用3到5年时间,研究一个属于柯新源的原种猪自主品牌,而不再是从国外进口。”

  据了解,未来3年,该集团将在邕宁区建立一遍天种猪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单点最大的原种猪培育场,年出栏原种猪可达30万头,存栏母猪数量可以达到12000头,并将把产业园打造为广西优质种猪核心示范区,开展种猪培育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对基层干部及养殖户进行培训等。

  砥砺前行

  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由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为‘十三五’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农委主任杨敏介绍,“十二五”以来,我市农业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发展目标,坚持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现现代特色农业,扎实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培育农业特色品牌,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快步迈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新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四连增”,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25.3万吨,同时,蔬菜、水果、桑蚕、肉蛋奶、水产品等稳定发展。2010—2014年,新增“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47个、“菜篮子”基地47个、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94个、改建水产基地69个。

  现代农业建设有新突破。创建了26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6%。全市26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集聚了社会资金14.18亿元,吸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资金4.87亿元,吸引入驻企业6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直接带动农户14524户,辐射带动农户42051户,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有新进展。土地流转有序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壮大。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增至125万亩以上,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超过180家,数量和实力继续稳居广西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2131个,家庭农场达到266家。

  农民收入水平有新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2014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576元,比上年增长11.6%,完成规划目标8821元的97.22%,2011—2014年年均增长14.44%,达到“十二五”规划年增长率12%的目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