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笔者在大新县榄圩乡仁合村仁合屯看到,一台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山坡上作业,山坡上高低不平的耕地变成了一层层平整的梯田,这是榄圩乡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之一。
据悉,该工程按照“山、田、路、村”综合治理的建设思路,总投资124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地方投资245万元,是大新县的土地整改工程。工程区涉及仁合村和康合村2个行政村,建设规模达5023.6亩。
“这里原来都是斜坡地,没办法机械化耕种,现在整改后土地平整了,以后机械化耕种就方便多了。”榄圩乡康合村党支部书记农云彪说,“而且之前斜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顶施肥全流到坡底,土质不好种啥都收成不好,甘蔗亩产才三四吨。我看这回改成梯田后,甘蔗亩产可达七八吨,管理得好的10吨都有可能。所以群众都愿意牺牲一年的甘蔗种植来完成这一项目,一年以后群众收入可要翻倍了。”
“这个项目实行梯田、道路、水源、沟道、防护林‘五统一、五配套’。梯田修成后,再进行深翻整地,可以保土保水保肥。整个工程以防治水土流失、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业和特色产业、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今年4月开始施工,只要不下雨,每天都有十几台机器同时作业,工程进展很顺利,目前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70%,预计8月底完工。”榄圩乡乡长黄海明介绍说。(覃志婉)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大新县榄圩乡的新鲜事——农民出书 书记帮卖
“想不到我的书得到这么多家乡人民的喜爱,更想不到书记亲自帮我卖书。”11月10日,接过2.618万元的书款时,大新县榄圩乡康合村果龙屯的农民作家苏志伟激动地说。 【详细】
大新县榄圩乡特色种养见闻
大新县榄圩乡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方向,大力引导、扶持、培育特色种植养殖产业,书写了特色种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靓丽篇章。 【详细】
新农村 新面貌——大新县榄圩乡上吉村建设新农村
祖宗宅基地,寸土不能外让——这是中国农村根深蒂固的老观念。而在这个村,农民把“祖宗地”让给村集体,建起新村。 房屋零乱,村道狭窄,粪便垃圾遍地,人与畜禽混居——这是 【详细】
大新县榄圩乡:庭院养殖助农致富
近年来,大新县榄圩乡因势利导,在鼓励农民发展生态种养的基础上采取典型示范、加大推广等措施,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 榄圩乡依托小额信贷妇女创业基金,引导农民以庭院为 【详细】
【大新县】榄圩乡农业科技下乡红红火火
开春以来,大新县榄圩乡党委、政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线,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成立了由乡农业服务中心、乡林业站等部门技术骨干共20多人组成的科技培训服务队,深入全乡各村屯对农民进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