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王 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农村生活垃圾中的废弃玻璃瓶怎么处理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大方村在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对这一困扰村民许久的顽疾进行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集中+补贴”的处理机制,为废弃玻璃瓶找了一个“好下家”。

  据自治区科技厅驻大方村工作队员介绍,随着“清洁乡村”活动的深入,大家发现垃圾池中的农药瓶、白酒瓶、酱油瓶等堆积如山,烧不化、埋不烂、卖不掉,成了垃圾处理的一个难题。驻村干部多方求教,发现各地并无成型的处理方式,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从源头上找办法。

  驻村干部通过走访废品收购站和玻璃厂了解到,废弃玻璃瓶很分散、运输成本高,县城收购价仅每公斤0.14元。因此,收购人员更愿意收购价格高批量大的啤酒瓶,对其它类型玻璃瓶毫无兴趣。针对以上原因,大方村决定对症下药,上中下游三管齐下,努力破解难题。在上游,由保洁员将玻璃瓶集中起来,统一堆放到垃圾池中的专用小室;在中游,由废品收购员运走玻璃瓶,村里利用自治区科技厅下拨的专项经费,按照每公斤0.14元的价格给予补贴;在下游,积极联系玻璃厂,希望玻璃厂帮助废品收购员建立更流畅的售卖渠道。通过以上措施,大方村到处乱扔的废弃玻璃瓶正在逐步消失。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