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前来参观果桑林的群众在采食桑葚。
“在核桃树下套种果桑树,一年后就有产出了,我非常感兴趣,准备回去后马上就种!”今年60岁的天峨县岜暮乡甲岩村老人余运桥,在宜州市参观完果桑林后,非常激动地说。
4月8日,在位于宜州市的河池桑果菌核病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15亩绿色桑枝叶随风摆动,红、紫、黑桑葚点缀其间,惹游人垂涎欲滴。
据了解,果桑是一种以采摘果实桑葚为主,达到果品与产茧双丰收的桑树种类。我市通过几年的试种、示范,目前,果桑种植面积达到300亩,覆盖11个县(市、区)。市桑蚕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说,经6年多的探索实践,我市掌握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果桑栽培与防治技术,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植。今年将首先推广果桑面积300亩,其中,天峨县岜暮乡甲岩村将在核桃树下套种100亩。
“核桃产业是一项具有多重效益、长期效益的产业,但是核桃树至少要5年以后才结果。核桃未种成之前,须想方设法提高其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在其间套种经济作物是个好办法。”市核桃办常务副主任韦御敏说。
“种植果桑可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河池市农业局副局长韦炳军介绍,桑葚味道堪比草莓,另可生产酒、茶、醋,具有较大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果桑又是优良的石漠化治理树种,在核桃下套种果桑,是很好的“短、平、快”项目。上半年摘果,下半年养蚕,第一年就可见收益,第三年后每年产果、养蚕效益可分别达到3000元-4000元/亩,可达到农民收入的倍增。
“我们将力争在3年内,通过林下间套种、低产桑园改造等措施,发展1万亩果桑园,并通过其副产品加工、桑果出售、桑叶养蚕等产品输出形式,力争达到1亿元产值,有望成为河池另一个经济增长热点。”韦炳军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河池市:因地制宜 精准搬迁 全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
河池山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为改善大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状况,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有出路”的目标,不断探索实践,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探索出“有土安置”和 【详细】
黄本和:扶贫生态移民后续管理和发展
扶贫生态移民是我区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移民的后续管理和发展是移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加快实施,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有社保、能致富”。根据今天会议议程的安排,由我代表自 【详细】
阳朔国税局:落实税收政策 推动旅游发展
“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好,我给税务局点个赞!”桂林阳朔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江先生感慨地说 【详细】
引领工业发展 广西企业技术创新结出喜人硕果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广西工业在追赶,转型在加速,新常态下,广西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注重技术创新。近几年,全区工业系统坚 【详细】
那坡县百省乡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那坡县百省乡党委、政府坚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生态为本、桑果为重、边贸为要”的发展理念,抓好“山、水、边”三篇文章,团结带领全乡人民,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乡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2014年,全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