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沙坪镇党委、政府努力创造优良的创业就业条件,使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有了新出路,涌现了一个个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典型。
回乡创业正当时
“外出打工历尽艰辛,而且沿海企业也不景气,现在回乡创业正逢其时”,这是灵山县沙坪镇井冲村外出打工回乡创业者陈顺斌的一番肺腑之言。
沙坪镇有着深厚的传统食品加工基础和精细的加工工艺,且以制作加工芝麻饼、中秋月饼、印饼、扣肉等最为出名。陈顺斌瞄准了这一有着发展壮大前途的产业,加上在家乡有着许多有利的条件,他利用自己多年的打工积蓄加上信用社的支持,筹措到了180多万元资金,2008年7月在沙坪镇政府和井冲村委会的帮助协调下,在井冲村委附近建起了一个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食品厂。食品厂经过半年的建设和生产,当年就有了回报,产值达到了230万元,税利20多万元。目前,食品厂解决了70多个劳动力就业。
种地刨出“金娃娃”
七里村的方刚,去年回乡后,正值全县号召种植糖料蔗。方刚看到家乡有许多闲置的旱坡地,可以集中起来搞规模种植,加上有政府、糖厂优惠的政策在背后支撑着(糖厂提供低息贷款担保、无偿提供蔗种、机械耕作、补助运输费用、补助化肥等,同时政府还有每亩50元的资金补助,方刚只要投入种植的人工费用就可以)。经过再三考虑,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方刚租300亩旱地搞起了糖料蔗的种植。在其精心的管理下,到2009年2月份,方刚的甘蔗喜获丰收,平均每亩产值达到6吨以上,除去各种费用,每亩净赚了150元,300亩共赚了4.5万元,比他在外打工一年多赚了2万多元。“回家种地真能刨出金娃娃。以前不相信,现在相信了”,方刚时常感叹地对乡邻们说。
养殖致富路也宽
沙坪村冯屋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养、繁殖特种动物的专业村,主要是从事养殖肉蛇。
冯永忠去年2月返乡,也加入到了养蛇的行列。去年他在本村租了2亩地,投资12万元,建起了有16间养殖室的养蛇场,他凭着吃苦耐劳精神创业,如今他的养蛇场已发展到了3000箱肉蛇,如果按现在的市场价格每公斤160元,每箱产1.25公斤肉蛇计,冯永忠的蛇场年产值可达60多万元,年可获利30多万元。在冯屋,像冯永忠一样返乡养蛇而致富的农民工还有很多。
沙坪镇农民工返乡的人数逐年增多,针对这种情况,沙坪镇党委、政府着重抓好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开通各种绿色通道,多渠道拓宽就业创业门路,鼓励、引导和扶持有信心、有技术、有经验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在寻找发展路子、筹措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有中草药和土特产种植传统的古天、思榜、七里、龙门、苗实村,鼓励他们搞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在邻近公路边交通便利的金科、那琅、沙坪、旧圩、井冲、双六村,鼓励他们发展蔬菜、水果、土鸡、肉猪、蛇等种养殖业和运输业,使一批能人成为多渠道增收致富的典范,带动其他回乡人员加入创业发家致富的行列中去。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在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参观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都安创业园搬迁农户加工藤条编织品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四措并举驱动创业创新
社会驱动。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新风尚,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业创新愿望得到鼓励、行动得到支持、成果得到尊重,形成创业创新光荣的鲜明导向。 【详细】
广西将举办电商创业大赛 适应“互联网+”新业态
4月29日下午,2015广西电子商务创业大赛组委会在南宁召开新闻吹风会。据悉,本次电商创业大赛以“互联网+行动、共圆电商梦”作为大赛主题,将于5月-10月举行。 【详细】
黄爱贵:回家乡创业种植巴戟展青年风采
走进藤县岭景镇坡塘村,放眼望去,巴戟基地尽收眼底。在村里提起巴戟种植大户黄爱贵,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黄爱贵1994年初中毕业后外出广东务工,期间曾从事过电工、室内装修和渔具批发等工作,但是这些工作的收入仅够养家糊口,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学有所成,回乡自己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