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对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工作安排》从健全法规标准入手,突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违法严惩,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监管体制,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工作安排》提出,要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制度。制修订一批重点食品安全标准和农药兽药残留标准,推动加大食品掺假造假行为刑事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健全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和重点产品追溯体系,推动建立企业责任约谈常态化机制,开展食品安全承诺行动,完善食品安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工作安排》强调,要加强源头治理,确保“产”得安全。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落实食用农产品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环节管理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严肃查处非法添加违禁药品、病死畜禽收购屠宰、农资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力度。
《工作安排》提出,要加强全过程风险防控,突出重点问题综合整治。持续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等重点产品的监管。加强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规范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和互联网食品经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以及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工作安排》强调,要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实施以现场检查为主的监管方式,推动监管执法力量下沉,确保基层监管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督查考评力度,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西林县]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纪实
金灿灿的西林沙糖桔“甜过初恋”、花溜溜的西林麻鸭“味绝广西”、火辣辣的西林姜晶“香飘欧美”……一个个深藏于西林茫茫大山中的“山珍地宝”登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 【详细】
南宁成为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 将获得12亿元国家专项补贴资金
5月10日,记者从南宁市建委获悉,在财政部、住建部开展的“2016年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申报中,经过评审,南宁市成为全国15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3年试点期间,该市将获得12亿元的国家专项补贴资金,用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详细】
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
为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增强经济韧性,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我们制定了《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详细】
恭城“三庙一馆”获国家专项建设经费
近日,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庙一馆”防雷工程项目申报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将获得专项建设经费。 【详细】
宁明开展“关注食品安全,健康你我家人”宣传教育活动
当天,宁明县人民检察院、宁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周的“关注食品安全,健康你我家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在“宣传周”活动中,该县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和食药监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作用,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意识,引导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