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无疑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村庄建设要注意保持乡村风貌,营造宜居环境,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近年来,藤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先行、产业驱动、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谋求突破,凸显特色、打响品牌,积极探索推进灾后重建、旧村改造、产业带动、农民自发等四种类型(简称“四型”)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新型农村,实现新村有新规划、新产业、新面貌、新风尚、新亮点。
灾后重建型:以人为本惠民生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藤县强调以人为本,突出村民的主体地位,结合灾后重建工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灾后重建型新农村建设,让其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新成果。
为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让藤县东荣镇夏垌村30多户全倒户住上新房,藤县异地规划建设占地面积60亩的夏垌新村。新村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模式,由市、县、镇三级筹集资金240万元,村民自筹资金70万元,社会捐赠10万元,解决建设资金问题。目前,新村首期已安排38户全倒户188人入住。今后,藤县对夏垌新村的建设将以农民自身力量为主,政府适当支持引导,把新村建设范围进一步扩大,使更多农民受益。同时发展新兴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帮助村民通过产业带动致富。
旧村改造型:顺势而为显特色
新农村建设贵在新,藤县结合旧村改造,通过论证选点、重点突破,依托旧村本身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等优势推进旧村改造型新农村建设。
藤县象棋镇道家村有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藤县以该村被列入2011年广西特色旅游名村为契机,争取自治区、梧州市各级资金2840万元,按照“政府主导+村组织引导+农民参与”的模式,以“古色农庄,蜜甜道家”特色风貌为主题进行旅游名村打造。建设之初,县里便成立以县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藤县象棋镇道家村特色旅游名村建设工作指挥部,旧村改造建设规划委托资质合格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反复征求村民、专家和市、县建设规划部门意见,坚持规划先行。象棋镇制定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方案,道家村成立由9人组成的村务理事会,定出议事管理制度,制定《村规民约》。经过两年来的建设,道家村旧村改造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如今,步入道家村,村道平坦,村容整洁,绿树成荫,民居外立面整洁如一,卫生室、图书室、会议室、健身场地、篮球场等一应俱全,邻里和睦,村风和善,昔日旧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产业带动型:因势利导强后劲
产业带动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命题,更是一个如何更好发展的理念问题。藤县多方调研,找准切入点,通过巧打旅游牌、特色牌,有声有色地推动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
象棋镇道家新村建设按照“政府主导+村组织引导+景区公司参与+农民参与”的模式,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目前已建成住宅楼25栋,前排12户村民以房屋入股的方式与石表山景区公司合作经营“农家乐”,由景区对每栋房屋投资18万元建成农家客栈,经营利润平分。如今,道家村的旅游观光、旅游购物、设施农业、林下经济等产业已融为一体,形成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12年全村接待游客达到21.5万人次,全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2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40%。
农民自发型:因地制宜谋福祉
新农村建设始终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民积极性能否发挥及发挥得如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藤县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综合考虑村民原居住地环境恶劣、居住分散等因素,强化引导,主动服务,推动农民自发型新村建设。
东荣镇大带新村规划占地面积20亩,新建搬迁户房屋50户,每户占地面积80平方米,建设一层楼房。按照“农民自发+村组织引导+政府支持”的模式,东荣镇政府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异地搬迁的规划设计、三通一平以及街道硬化、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坚持自力更生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切实推进大带村异地扶贫搬迁工作。新村建设所需土地由村委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以村民自筹资金为主。目前,该新村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大带新村建成后,政府部门将通过技术扶持、产业引入等综合措施,引导村民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的种植业、养殖业,适当发展加工服务业,解决新村村民就业问题,实现安居乐业。
(作者系藤县县委书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苍梧县驻村干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及思考
近年来,广西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略,选派机关干部到贫困村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截至2014年8月,苍梧县驻村干部共引进项目185个,引进项目资金和帮扶资金3000多万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93个。驻村干部还与当地民众一起实施改水、改厕、绿化、美化工程138项,实现村 【详细】
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代表盛赞南宁市新农村建设
“南宁市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以示范带动为载体,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出骄人业绩,可圈可点。”2月8日,出席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的代表到我市隆安县、西乡塘区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发展和综合示范村建设情况,现场交流发展经验、谋划 【详细】
强调“美丽家园” 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p><strong>【困局与挑战】</strong>近十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比较低下,农村人居环境还需大力改善,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程度比较严重。特别是与城镇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滞后,亟待提升。</ 【详细】
[武宣县]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 13个示范村屯独具特色
连月来,武宣开展了由清洁乡村升级为生态乡村的建设热潮,首批打造的13个示范村屯独具特色,展现了广大群众建设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日,记者走进这些示范村屯,感受村屯的新面貌、新气息,了解村屯建设背后的故事。 【详细】
良庆区坛良村坛板坡综合示范村:建设新农村 发展新农业 迈向新生活
一年前,这里是良庆区那马镇最贫困的村屯,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一年后,这里“化茧成蝶”,实现华丽变身,要建设成为“南宁最好、广西甚至全国一流”的综合示范村、新农村示范点和现代农业示范点。这里就是坛良村坛板坡,一个总理寄予重托的村庄,一个新崛起的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