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21日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徐恒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受访嘉宾:谭峰

  男,壮族,1963年8月出生,广西环江县人;1983年12月入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工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现任中共阳朔县委书记。

  主持人:本报记者 徐恒杰

  嘉宾: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县委书记 谭峰

  广西阳朔,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由于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以第一、第三产业(旅游业)为主导的生态型县域经济典型。在这种经济模式下,阳朔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干部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县委书记谭峰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县委书记,他有责任和全县干部一道帮助当地农民获得发展的“第一桶金”,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上。今年3月底,记者在广西采访期间约请到谭峰书记谈谈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经验和体会。

  主持人:感谢谭书记作为嘉宾接受访谈参与我们的对话栏目。提出有责任带领全县干部帮助当地农民获得发展的“第一桶金”,我认为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感兴趣,请您首先谈谈这个观点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嘉宾:一个地方的发展好与坏,最根本的是看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是否过上好日子。阳朔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在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胜地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视“百姓富起来”为最大的民生。

  阳朔31万人口中,近26万住在农村。目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们缺乏资本金,很难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有责任带领全县干部帮助农民获得发展的“第一桶金”,促进他们尽快富裕起来。我们阳朔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围绕破解“加快发展与科学保护漓江”、“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难题,坚持“三个真”:——即把农村工作搞上去才是真本事、把好事做实才是真功夫、把对百姓的承诺兑现才是真党员,——以此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效。

  经过辛勤努力,阳朔干部群众不仅实现了“旅游富民”,更生动地诠释了“农业也能富民”的真谛。如今,阳朔农民群众“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干”,大多数农民用勤劳与智慧打破了千百年来“农业只能饱民,却难富民”的悖论。

  主持人:对阳朔大多数农民来说,增收致富的“第一桶金”是什么?目前有多少农民获得了这样的“第一桶金”?

  嘉宾:有人说,“中国旅游名县”阳朔的老百姓只能靠吃“旅游饭”。殊不知,金桔产业近年来对我县农民增收贡献占“大头”。阳朔出产四大名果:金桔、沙田柚、板栗、杮子。种金桔在阳朔有上百年历史。金桔过去之所以没富民,主要是技术粗放、品质差。2001年开始,县里开始推广避雨、避风、避寒的“三避”技术,不仅解决了落果和糖化时间不足等问题,还延长了金桔在树上的保鲜期。金桔俏销了,农民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每年以上万亩速度扩种,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10.8万亩,去年产值超过10亿元。主产区“百里新村”涵盖阳朔、白沙、兴坪、葡萄4乡镇,沿线有三万多农民靠金桔产业发了财。上千户人家中的绝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小别墅,开上了汽车。如今靠种植金桔致富的农民百万富翁层出不穷,大量涌现。今年,县里正在其他乡镇推广种植金桔,到2015年,全县种植面积将达18万亩,产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将超过1.5万元。农民富起来后,又好又快加速发展的“第一桶金”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主持人:阳朔县把金桔生产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出路,县委、县政府为此做了哪些促进工作?

  嘉宾:保护好农民依靠诚实劳动致富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条件,带动他们获得致富技术,让农产品真正实现商品价值并得到理应得到的收入回报,这些都需要党委和政府为农民撑腰。我们县委、县政府在实施“农业富民”中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为农民发展生产创造好的环境,包括修好路、整治规范农产品交易市场秩序;二是为农民无偿提供发展生产的技术服务,比如金桔种植的“三避”技术、滴灌技术和防虫丰产技术等;三是为农民营造与市场对接的良好环境,比如,阳朔每年借“渔火节”召开金桔、苗木花卉等农产品交易会,把外地客商请到阳朔,让客商与农户“面对面”。

  在努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着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键是明确和分解具体任务,集中精力建设一批农民新村。着重抓好四项工作:一要立足县情、乡情特点,进一步提高村庄规划水平和建设品位。二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类有序推进。县及各乡镇要选择一批经济条件好,交通便利,示范辐射作用大,且村干部组织能力强,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的村为试点,集中力量建设,力求重点突破。三要以文明建设为基础,以劳动力培训为重点,以科技下乡、“村村通”等为载体,抓好乡村软、硬环境建设。四要在全县形成整体合力,按照上级扶持、乡村为主、部门参与、群众自愿、齐抓共建的原则,实现新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阳朔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目前排名广西第三,一定与谭书记所说的带动作用、“撑腰”作用紧密相连。推动相关工作的过程顺利吗?

  嘉宾:这个过程也有很不寻常的时候。原因在于,金桔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农民得到的回报比较丰厚,可以说超过了社会的平均利润,不仅好人看好金桔,坏人也看好金桔了:想破坏市场秩序,从垄断流通环节中抢夺收益。

  销售畅通是农民实现收益的最后一关,良好的市场秩序则是销售渠道畅通的保障。在阳朔最大的白沙镇水果综合交易市场里,县里专门派遣执法人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日夜监管、巡查,查处违法违规事件,规范市场公平交易秩序。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市场的治理也是党委、政府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如果市场监管缺位,将是对人民群众的犯罪。

  主持人: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确保这一重要产业能够经得起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考验?

  嘉宾:为了确保金桔产业能够经得起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考验,我们会促进农业保险工作和加强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面对“十二五”的机遇与挑战,阳朔必须抓紧用好率先发展的各种要素,克服艰难险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到2016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阳朔金桔的市场竞争力是比较强的,我们很有信心。据了解,全国4个金桔主产区种植面积总共才33万亩,阳朔占据1/3。阳朔特有的气候、土壤环境条件下,出产的金桔个大、质优,再加上“三避”覆膜技术大大提升了金桔的产量和口感,所以深受市场青睐。阳朔金桔经权威认证属全国品质最好的,还远销我国的周边国家。

  主持人:我了解到,孙中山先生当年曾到访阳朔并发表过演讲。您认为他当时的讲话对今天阳朔的发展有怎样的启示?

  嘉宾:1921年11月,时任“大总统”孙中山先生率船队从梧州到达阳朔,并发表《实行三民主义,开发阳朔富源》的着名演讲,深刻阐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思想,指出开发阳朔富源之法、助民致富之术,勉励阳朔各界,“切勿以为阳朔皆不毛之石山,悉属废物。自我观之,阳朔遍地皆黄金也。”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至今都很有现实意义。阳朔这几年的发展进步主要得益于坚持走群众路线,最大程度地激活基层民众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公务员通常被称作“公仆”,所谓人民“公仆”,就阳朔而言,当然是为阳朔31万老百姓着想!阳朔党员干部为群众谋福祉,总体上交出了基本合格的答卷。当然,现在我们还有部分党员干部缺乏群众意识,看不起老百姓,误认为“干革命靠群众,搞建设靠老板”,羞于与百姓为伍,不愿与群众打交道,热衷于找老板、傍大款,这种现象在阳朔行不通。

  至于“阳朔遍地皆黄金”的说法,也很贴近现实。不仅阳朔山水实现了很好的旅游价值,农民广泛种植的金桔在上市鲜销时节,到处都是金色一片,也可以说是这一说法的很好写照。

  主持人:我认为您的观点很有见解,对我国其它一些类似地区都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再次感谢您参与本次对话。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