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宁明县委书记 韦家杰
宁明县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必须广泛宣传发动,使全县上下达到共识,形成合力,力争经过十年的集中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新型农村。
一、农业产业化
必须巩固壮大10个产业,拉长4条产业链,开发3个新项目。巩固壮大10个产业就是蔗糖、木业、松香、罐头、淀粉酒精、瓜果、矿产、建材、文化旅游、边境贸易业,以此扩大经济总量;拉长4个产业链就是拉长蔗糖、木业、松香、淀粉生产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3个新项目就是要大力开发中草药种植、加工,八角加工、百香果酒、饮料加工、柑橙加工,提高产业化水平。通过以上举措来实现工业化,达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就业扩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推进甘蔗“六化”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农产品生产。改革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强化科技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金量,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
二、村镇布局优化
目前农民居住较为散乱。要按因村制宜编制规划,实现村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显、公共设施完善、资源利用高效、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方便舒适。县城周边村庄和乡镇所在地,要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公寓式安置为目标进行改造,引导农民由分散居住向适度聚居发展,由生产生活区域交叉向村庄功能分区明显转变;近郊村,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聚;远郊村,有计划地推动分区建设。同时,按照农户自愿、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逐步撤并小型村,整理空心村,缩减自然村,搬迁偏远村,形成梯次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
三、街道硬化
要进一步加强县际路网建设,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加大村屯公路建设,提高农村路网的通达程度和通行能力。所有村庄要逐步硬化进村道路和村内主要街道,城镇政府驻地村要在两年内硬化进村道路和村内主要街道,有条件的要硬化村内所有街巷;村内主干街道和公共场所要全部安装节能型路灯,实现亮化。
四、村庄绿化
抓好房屋和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建设,努力实现农户庭院园林化和河边、路边、街边、宅边全方位绿化,大村内要争取建设一处街心公园或公共绿地,村庄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提高生态质量,创设优美舒适的环境。
五、环境整洁化
下大力气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抓好改水、改厕、改灶,清垃圾、清污水、清废旧建筑“三改三清”工作;实行生活区与工业生产区、畜禽养殖区“三区分离”;全面整理村内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有碍观瞻的建筑,全部清理废旧坑(水)塘;村庄排水排污系统通畅,有条件的村实行雨污分流;各类垃圾集中存放、及时清运、无害化处理,村庄主干街道整洁、美观、有序,无“三大堆”(柴草堆、粪堆、建筑垃圾堆),无乱贴乱画现象,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打造良好人居环境。
六、家居舒适化
要十分珍惜、合理使用土地,大力发展节能地型村庄和农民住房建设,引导群众建设安全节能型住宅、公寓楼。努力做好饮用水集中供应,自来水入户率要争取达到80%以上,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大力普及农户卫生厕所,推广使用沼气、液化气、电能等清洁能源。努力普及电话,宽带信息网敷设到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初步实现生产生活信息化。
七、服务社会化
要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步伐,让公共服务更多的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完善服务网络,形成上下相连、供需对接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就业。依托现有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提升农村各类科技人员为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组建民建、民管、民受益的村级综合服务组织。按照城乡保障项目基本相同,保障标准逐步趋同的原则,健全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引导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完善失地农民永久补偿政策,做到失地必补、即征即补;高标准建设乡镇敬老院,形成以乡镇敬老院为主体的农村五保老人财政集中供养体系;建立社会救助帮扶体系,建立助学资金、大病救助资金、应急救灾资金、残疾人援助资金,逐步推行农村老年人生活补助政策,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八、管理规范化
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整合事业站所,精简机构人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新农村管理民主。健全完善村“两委”班子,切实抓好村党组织建设,全面实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开展村级财务规范管理试点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规范村务财务管理。加强农村各类纠纷的调处,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中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有效避免越级集体上访事件。认真解决农村宗族势力问题,遏制派性和宗族势力干扰村级正常工作,大力打击农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当前要突出打击“六合彩”等赌博活动,创建平安村屯,保证社会稳定。
九、农民知识化
要着力抓好学校和农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广播电视电讯设施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等文体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要达到9年。完善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县职业技术学校、乡镇富民兴边服务中心和中心户的作用,加强农民技术培训,重点实施绿色证书、实用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提高农民的创业水平。坚持农村党员和干部轮训制度,使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成为“三农”工作的明白人、党的政策的宣讲人、致富增收的带头人。
十、精神文明系列化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乡镇政府所在村、人口较多的大村要积极建立一条文明街、一处文体广场(文化大院)、一处图书阅览室、一处文体娱乐室;各个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农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真正进村入户,促进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综合治理,扫除“黄赌毒”和封建迷信,引导农民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市市长郝玉松:做足“边”文章 打造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
“今年1月,自治区政府同意设立自治区级靖西边境合作区,这是继国务院批复设立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作为引领区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靖西市市长郝玉松23日称,靖西市将建设试验区引领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有机融合起来,挖掘“边”的优势, 【详细】
合浦县委书记杨斌:打造滨海文化旅游强县
近年来,合浦围绕“汉郡合浦海丝明珠”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将合浦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文化旅游强县和海丝文化名城?记者对合浦县委书记杨斌进行了专访。 【详细】
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荔浦以开展“双创双促”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神奇荔浦·‘芋’满天下”旅游品牌,今后,荔浦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对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进行了专访。 【详细】
专访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融入大招商格局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邕宁区作为五象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表示,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比较优势,全力落实“三个攻坚突破年”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促增长,保持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中谱写邕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