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灵川县举办2013年首次项目联合审批活动,5个职能部门在现场设置审批窗口,进行项目现场对接,工作人员认真审批、签字、盖章,或解答项目单位在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与问题。这种项目单位与审批部门直接对话的方式既便捷又高效,吸引了多家项目单位前来咨询办理。
某公司总经理 付满发:“给我们企业带来一个高效效率,效率好了一个办事程序,以前要用接近十天八天才能跑完现在一天两天都能办完。”
某公司董事长 文良天:“集中统一来跟企业解决这样的问题,是把企业放在第一位的。这样的话我们把企业落户在灵川,在灵川投资建设,那么作为我们企业来讲,就非常的有信心,一定会把企业做好。”
据统计,当天现场对接、协调项目共5个,涉及总投资约2亿元。(灵川台:李丰 吕国慧)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灵川国税局:助力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好像中了大奖,一下子领到了5761元的税收优惠包!”桂林灵川县缔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享受到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后,企业负责人杨斌满带着笑容对“上门送钱”的国税局工作人员说 【详细】
灵川县潭下镇: “海归”种出“天价米”
“薛家村的有机大米,每公斤卖到50元,还供不应求。”如今,灵川县潭下镇薛家村的有机水稻远近闻名。市场上的普通大米每公斤才6元多,薛家村的大米为什么能卖到这么高的价钱呢?4月11日,记者到该村一探究竟 【详细】
灵川公平乡:生态美带来农家富
近日,笔者来到灵川县公平乡联合村委大埠村,只见房前屋后绿树掩映,田地青翠葱郁,不见禽畜乱跑,村道整洁干净。一栋栋具有桂北民居建筑风格的小别墅错落有致,村内村外道路也都铺成了水泥路,村前的花圃与村中的别墅楼房相得益彰。 【详细】
灵川县潭下镇薛家村25元1斤的大米是如何种出来的?
灵川县潭下镇尝试种植的有机大米每斤卖出了25元的价钱,市场上还供不应求。春耕时分,记者走进了潭下镇薛家村,了解这里种植有机水稻的过程及其对传统农业产生的影响。 【详细】
[灵川县]红薯变“黄金” 远销至欧美
位于灵川县三街镇龙坪村委的倒风潭村,自宋代以来就有制作红薯干的风俗习惯。这里的村民,人均拥有2亩多土地,农业生产大致可以归纳为上半年水稻,下半年红薯。每年7月下旬,当地村民收割完早稻,就会在地里种上红薯,待年底收获后,用最纯熟的手工工艺,制成色泽金黄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