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走进南丹县芒场镇者麻村总面积为520亩的猕猴桃种植基地,但见今年2~3月移栽的猕猴桃苗已长有半尺高,放眼望去,只见绿油油一片。承包了当地村民2000亩流转土地的龙姓经济能人信心满满地说:明年,我将把余下的1480亩土地全部移栽上猕猴桃苗,到2018年,我的2000亩猕猴桃就会进入丰产期。只要管护到位,往后应该会有不少的收入!
南丹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南缘,属亚热带北方山区典型气候,雨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特别适合猕猴桃生长。2009年以来,该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明确把猕猴桃产业当作群众增收致富的项目来培植。截至目前,全县共种植猕猴桃5500亩,辐射带动6个乡镇近20个自然村的400多户农户。
该县种植的猕猴桃为“红心猕猴桃”品种,享有“维C之冠,水果之王,王中精品”的美称,具有结果早、产量高、市场广、效益好、持续增收时间长等特点。红心猕猴桃第1年种植,第2年试花,第3年结果,第4年丰产,生命周期为30-50年。
2013年8月12日,该县举办红心猕猴桃品鉴会,对果品优良的种植大户进行表彰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猕猴桃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据悉,2013年,全县猕猴桃挂果250亩,产量10万多公斤,产值200多万元。城关镇恩村村种植户方应强1亩挂果的猕猴桃产量2000多公斤,收入4万多元。
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该县在城关镇恩村、关上村、莲花村、四山村,芒场镇幕麻村试种获得成功后,按照“政府引导、龙头拉动、政策扶持、农民自愿”的思路,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经济能人、科技能人、社会能人的力量,强力推进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实现了模式、技术、品种“三合一”。截至目前,该县新增猕猴桃种植面积3300亩。
同时,该县财政每年将投入400万元,整合涉农部门资金1000多万元作产业扶持,计划每年新增种植3000亩以上,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实现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项目覆盖5000 户农户,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目标。
(特约记者 符龙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南丹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顺利推进
连日来,在南丹县罗富乡打更村,挖掘机正在拓宽、平整路面;在吾隘镇丹炉村,施工队正在给修好的水泥路砌路肩……“把路修好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大事,这对生活生产好处太多了。”脚踏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吾隘镇丹炉村群众卢彩兰满心欢喜地说。 【详细】
[宜州市]“清洁乡村”促生态产业提质增效
“‘清洁养殖’活动开展以来,养猪场增加了标准化的消毒室、污粪处理设备,猪病发生几率大为减少,养猪效益明显提升。”日前,年产值3000多万元的宜州市鑫海养殖公司的老板韦庆花对“清洁养殖”活动倍加推崇。 【详细】
莫小莎:下大力气做好调整产业结构文章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4年六大经济任务的第二项。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指向明确,主要针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实施宏观调控,这不但给我区带来难以避免的阵痛,而且本轮调整产业结构是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进行的,由此带来的挑 【详细】
[玉州区]打造一流的中医药健康产业园
5月19日,玉林“药博会”刚刚结束,记者走进位于玉州区仁东镇的玉林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立刻感到扑面而来的建设热浪:推土机、翻斗车等来往穿梭,产业基地、标准厂房、园区路网正在成形……而在石斛种植基地里,遮阳棚下的铁皮石斛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详细】
梧州第三产业上缴地税逾11亿元
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梧州市第三产业活力凸显,成为拉动地方税收增长的主要动力“引擎”。今年前4个月,该市第三产业上缴地方税收11.68亿元,占同期地方税收总额的75.4%,同比增长14.6%。其中房地产企业上缴地方税收5.29亿元,同比增长47.6%。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