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01日 来源:贵港日报 作者:黎炳巨 覃 伟 黄远胜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以来,覃塘区大岭乡把桑蚕生产作为新兴优势产业来抓,取得历史性突破:全乡桑蚕业总纯收入达4988万元,同比增长74.2%;人均纯收入1279元,同比增长69.7%;桑蚕业年人均纯收入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

  今年初,大岭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我国“东桑西移”的机遇,把发展桑蚕生产作为助农增收的一项主要措施来抓,出台了鼓励办法,决心引导农民大规模发展桑蚕生产,使之成为继甘蔗产业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全乡掀起发展桑蚕生产的热潮。有多年种桑养蚕历史的江兴村,扩大桑园面积320亩,达到2170亩;贵宁村村民在党员、人大代表的影响下,踊跃扩种,种桑1100亩,比上年增加420亩;金沙村把发展桑蚕生产作为“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的一大措施,发动群众种桑2440亩。全乡今年种桑面积达7530亩,创历史新高,与去年相比,增加1140亩。

  为了提高桑园的效益和蚕茧市场的竞争力,大岭乡根据桑蚕生产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打造优质品牌。为此,首先认真抓好种养技术培训工作。今年以来共选派100多户种植大户参加市、区级培训,并邀请自治区和市里的有关专家到大岭举办4期培训班,累计培训种桑养蚕技术骨干6000多人次;乡农技部门也深入各村、屯举办培训班,使全乡种桑养蚕农户受到4次以上的科技培训,普遍掌握了标准化生产技术。其次,推广良种良法。大面积推广桑蚕新品种,大幅度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普遍施用农家肥和应用生态生产技术。今年全乡所种桑树均系桂桑优12、桂桑优62等优良品种。桑叶产量比传统品种提高20%以上,相当于扩种了1500亩桑树。同时,广泛使用桂蚕1号、2号及两广2号等优质蚕种,使茧丝质量比传统品种提高15%左右。乡里还建立起乡、村两级专业技术服务网络。267名农技人员、农民技术辅导员长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为种桑养蚕农户提高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把各种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上述措施的落实,促进全乡桑蚕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今年,全乡桑园平均每亩产鲜茧420公斤,同比增加108公斤;亩销售收入7760元,同比增加2075元。

  大岭乡还建立起4个小蚕共育基地,为养蚕农户优惠供应3-4龄的蚕苗,使其减少育小蚕的环节。这样,每亩桑园可多产蚕茧4张以上,增加收入超1000元。各村普遍成立起桑蚕业协会,为种养农户提供产、供、销和技术服务。今年共为种养农户供应优质桑苗110万株,组织供应化肥2700吨,代购蚕茧2370吨。乡里还引来四川巢丝厂,就地收购、加工鲜茧,为养蚕农户提供稳定的销售升值保障。巢丝厂今年共收购鲜茧5770吨,统茧平均价格每公斤22元,比去年增加4元。全乡桑蚕销售收入因价格升高而增收1260万元。

  桑蚕业的发展,激活了大岭乡经济发展活力,8400名农民扎根家乡走上种桑养蚕致富之路。据了解,该乡平均每个劳动力种桑养蚕年纯收入近6000元。金沙村李志凯户种桑10.6亩,纯收入4.7万元,两个劳动力人均纯收入2.35万元。不少贫困农民也靠种桑养蚕很快脱贫。全乡今年有412户贫困户每户种桑1亩以上,增加收入超5000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