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潘 登 通讯员 史秋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3月30日,梧州市长洲区,小小的泗洲岛,万名游客登陆“围观”。

  这里正举行“壮族三月三·长洲好嗨森”——以歌圩主题的旅游嘉年华活动。

  “俚——下俚……”台下,看着小演员们有板有眼的演唱,71岁的陈明仲频频微笑点头。

  作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俚歌第22代传承人,歌圩上近十个节目,都是他指挥排演的,可谓是此次歌圩的编外导演。

  在泗洲岛,最引以为傲的,便是下俚歌。

  据考证,泗洲岛先人多从湖南迁来,1000多年前,他们就带来传统风俗和楚地文化,下俚歌便源自楚国民歌“下里巴人”,到明代,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下俚文化。

  下俚歌中因曲调中有“下俚”二音,久而久之便定名“下俚”传承下来。

  五岁向父辈学唱,十一岁开始填词,六十余载的坚守,陈明仲也曾经困惑过:有一段时间,向往城市生活的年轻一代感觉下俚歌索然无趣,下俚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威胁。

  2007年,从苍梧中学副校长岗位上退休后,他有了更多时间往返梧州市和岛上,教人唱歌和填词。

  十年里,他教岛上的年轻人唱歌,并与泗洲小学老师联系,向孩子们传播下俚歌曲。

  目前,他已经独立创作350多首。

  这些作品张贴到村口交汇处、庙前舞台、村委公告栏等地方,村民与小学生广为传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带动下,下俚歌影响力得以“放大”。

  如今,天还蒙蒙亮,泗洲岛上,就传出了楚韵十足的下俚歌,天真的孩子们,白发苍苍的老者,嘴里都会哼唱下俚歌;周末,还有不少慕名前来学习下俚歌的游客。

  陈明仲不仅传唱下俚歌,还对歌词进行创新,传递正能量。

  他改编的《诗经》《离骚》,因接近课堂,也深获学生们喜爱。他创作的《民主最能得人心》《处世就要讲诚信》等作品,注入了新时代道德观念等元素,好评如潮。

  下俚好声音,得到了政府支持。

  2014年,下俚歌进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到2017年,长洲区连续举行六届泗洲下俚文化节,来者如云。

  “三月三”刚过,陈明仲收到一个好消息,梧州市将启动“戏曲进校园”工作,不仅要求学校开设戏曲课堂,还会重点资助基层和民营戏曲艺术团体,支持和保护戏曲表演。

  春风已起,千年下俚歌,迎来了一个新发展机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薇璞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