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4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黄彦凝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本网讯 “蚂拐节”是南丹壮族历史悠久的民族习俗,主要流传于红水河畔的吾隘镇那地村、独田村、丹炉村一带壮族聚居的地区,有着2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壮族蚂拐节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艺术内涵,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月17日上午,南丹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图为壮族打铜鼓巡演。 韦在春 摄

3月17日上午,南丹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图为壮族打铜鼓巡演。 韦在春 摄 

  打铜鼓是壮族蚂拐节一定要举行的仪式之一。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有雌雄之分,雌鼓声音清雅高洁,雄鼓声音雄壮有力,敲打时四个鼓为一组,配不同的鼓点敲击,形成弦律,壮族使用铜鼓历史悠久,他们把铜鼓看作是传家宝,世代相传,许多装族村寨至今保留着祭铜鼓、喝铜鼓酒、唱铜鼓歌、跳铜鼓舞等习俗。铜鼓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文物,据最早的历史记载距今有2700多年。

3月17日上午,南丹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图为壮族文生舞巡演。 韦在春 摄 

3月17日上午,南丹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图为壮族文生舞巡演。 韦在春 摄

  文生舞是由壮族青年扮成山神的舞蹈,山神也就是壮家丰收的保护神,为天下苍生站岗,确保壮族五谷丰登。

3月17日上午,南丹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图为蚂拐舞巡演。 韦在春 摄

  蚂拐舞是壮族人民为纪念壮族青年骆吉(人们称为蚂拐星)而产生的民间舞蹈,最具民族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蚂拐舞体现了壮族人民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

3月17日上午,南丹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图为花棍舞巡演。 韦在春 摄

3月17日上午,南丹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图为花棍舞巡演。 韦在春 摄

   花棍舞是壮族人民在生产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自编自演的民族舞蹈。为了保证庄稼不受蝗虫侵害,壮民们成群结对,用竹棍在田间驱赶蝗虫等害虫,久而久之,壮族群众把它编成民间舞蹈,在竹棍上系上彩带和响铃,使其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体现了壮族人民聪明与智慧。

3月17日上午,南丹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图为扁担舞巡演。 韦在春 摄

3月17日上午,南丹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图为扁担舞巡演。 韦在春 摄

  扁担舞展现了喜庆丰收的场景,表现了壮族人民收获希望的喜悦心情。

17日,南丹独田村壮族群众在丹文化旅游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演唱壮族山歌。黄彦凝 摄

 17日,南丹罗富乡巴良村壮族群众在丹文化旅游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演唱壮族“咧嘿歌”。黄彦凝 摄

  “咧嘿歌”是南丹壮族山歌的其中一种典调,因在唱调中间有“咧嘿”二字反复出现,故称壮族“咧嘿歌”,演唱时必须二人以上,因曲调中有双声部,演唱时二声部交换有序,自然流畅,曲调优美,委婉动听,特色鲜明。壮族“咧嘿歌”的曲调在南丹众多山歌中是独一无二的。

17日,南丹县壮族群众在丹文化旅游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表演“埋蚂拐”。黄彦凝 摄

17日,南丹县壮族群众在丹文化旅游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表演“埋蚂拐”。黄彦凝 摄

17日,南丹县壮族群众在丹文化旅游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表演“埋蚂拐”。黄彦凝 摄

17日,南丹县壮族群众在丹文化旅游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表演“埋蚂拐”。黄彦凝 摄

  壮族蚂拐节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埋蚂拐,壮民们敲锣打鼓,手把旗子,将蚂拐送去埋葬,场面壮观,壮族“埋蚂拐”活动,充分反映了壮族人民热爱生活,保护自然环境,追求美好梦想,祈祷国泰民安和团结友善的民俗民风。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